先前我們曾分享過部落格Swift/Silent/Deadly作者Justin《組織偵察小隊 - 所需的角色與職掌》,本文我們將再次回到他的部落格中,挖掘一個偵察、巡邏小隊整體所需具備的技能知識,在軍事巡邏技術中,探詢公民避難所需的技術。
本文為Justin巡邏系列文章的第五篇,延續第四篇《進入偵察目標區》中小隊抵達任務進入點的情境,前篇內容90%較不適用於民用與後備動員情境(多數人應該沒機會跳HALO,或是進行舟艇滲透),有興趣的朋友可自行參考連結。
以下文字摘錄自:《Recce Patrolling V: Basic Patrolling Skills》
進行隱蔽
所以本篇以一個簡單的情境開場 - 團隊成員搭乘車輛抵達任務的進入點,並在距離下車位置的25~50公尺迅速儘速灌木叢進行隱蔽。
道路是開放、線性的場域,人員走在上面必定暴露自身位置,因此快速找到隱蔽位置是相當重要的;此處Justin也提醒,進入時最好確定與任務行徑方向同側,避免後續還要穿越道路。
安全停止
搭乘載具到下車進入隱蔽處,對多數人而言這是個舟車勞頓且辛苦的過程,因此這個階段應該讓自己有時間調整自己的感官,擺脫吵雜的載具進入任務的情境。
因此初入隱蔽處的小隊成員,應彼此以1~2公尺為兼具進入360防禦隊形,並採取能讓自己舒適、維持15分鐘的警戒姿態 - Justin表示通常他們會採取高跪姿、裝備維持上身狀態,假設有人聽到些什麼,團隊也可以隨時進行移動。
這15分鐘的過程並非純粹發呆,小隊要進行第一個工作 - SLLS
進行SLLS
我們曾在《小市民的戰場移動(中篇)》提到的SLLS技術,就是源自於偵察小隊的軍用技術。
SLLS技術跟過平交道一樣基於「停」、「看」、「聽」,以及「嗅」四個步驟,可以有效的更新你對於陌生環境的認知訊息,小隊在繼續前進應盡可能地搜集陌生環境中的所有訊息,作法如下:
◉ 停(Stop):停止除了呼吸與轉動頭部、眼珠外的所有動作,包含不要移動、不要觸碰你的裝備。
◉ 看(Look):全隊一起先從25~50公尺處開始由左至右掃視,然後再由右至左做確認;接著放大觀看距離到50~75公尺以同方式,偵察任何可能與敵人相關的跡象。檢查遠處時,也別忘了注意自己腳底、周圍是否存在垃圾或彈殼之類的可疑物品。
◉ 聽(Listen):用心傾聽任何可能暴露敵人位置的聲音,像是汽車的形式、發電機的運轉、人類移動的聲響等。
◉ 嗅(Smell):空氣中是否有傳來對方產生的氣味,例如車輛廢氣、篝火、食物烹調味、廁所味等(在Garand Thumb的影片提及陌生人種的體味也應該注意)
在安全停止的15分鐘過程中,可以進行數次的SLLS讓隊伍獲得充足的訊息,做為判斷下一步策略的依據;另外Justin也提到,即便在夜晚進行活動,缺乏夜視設備的小隊仍可透過聽覺與嗅覺,以及逐漸適應黑暗的視力獲取訊息,所以團隊最好安安靜靜的在隱蔽點度過這15分鐘。
編按:當然,敵方如果具備夜視能力就不太妙了(作者本身經歷以反恐戰爭為主)
確認地圖
接著,由尖兵(Point Man)與領隊(Team Leader)開始確認地圖,以確定小隊是否抵達他們預定的任務進入點,通常這可以透過GPS或是關聯地貌進行確認;倘若無法肯定或是發現自己在錯的位置上,就必須拿出紙本地圖做確認了。
此時尖兵與領隊會進入360防線的中央確認地圖,夜間則必須以雨披蓋住兩人上身,以遮蔽光線與噪音,並在雨披中確認目前位置。
Justin提醒,夜間做地圖確認請使用最低亮度的光源,一支6000流明的Surefire手電筒只會照亮整個雨披,並破壞你已經適應環境的視覺。
專業建議:如何指向地圖上的位置?
通常在會勘地圖時,我們會需要指向地圖上的某個點進行溝通討論,Justin提到至今他任為最不專業、最讓他抓狂的行為,就是「用手指指地圖」 - 相較於地圖上一個點,手指是相當粗大、範圍廣且無法精確指示的東西,當你以手指在地圖上比畫時根本不會有人知道你在說哪裡。
比劃地圖時最好採用有尖端的物品,刀尖會是一個選項,不過他認為最適合的工具其實是松針。(不過台灣環境可能較不好取得,但總之原則是這樣)
當尖兵與領隊確認位置與前進方向後,小隊即可開始進行巡邏任務。
任務開始 - 結束安全停止狀態
Justin提到,「起身」這是基礎巡邏技巧要學的第一件事,代表安全停止狀態解除的第一步。解除安全停止狀態時,隊員要逐一起身而不是全部隊員一次站起,為什麼?
有兩個理由:
1. 全員起身,身上裝備碰撞、與環境接觸可能造成的噪音絕對比一個人來得大。
2. 一次一人,後面的人可以協助注意他發出的噪音,其他蹲著的人也可以繼續維持警戒。
解除安全停止狀態,起身的順序通常為:
1. 尖兵定義方向 - 確認地圖位置與方向後,由尖兵最先起身定義隊伍的行進方向。
2. 領隊定義間距 - 起身前盤點人員狀況,並在起身後定義出隊員間不會中斷接觸(break in contact)行進間距。
之後成員再依據兩人定義的方向與間距陸續起身。
巡邏隊形
由於任務屬性使偵察小隊多行進於樹林茂密的區域,Justin介紹了兩種他們主要會使用的巡邏隊形 - 遊騎兵縱隊(Ranger file)與交錯隊形(Staggered column):
◉ 遊騎兵縱隊(Ranger file) - 就是我們先前提過的縱隊,他的優勢在於行進方向容易控制、側面接戰容易;缺點則是成員須隨時保持警戒,前、後方的防禦薄弱等。
◉ 交錯縱隊(Staggered column) - 有點類似並聯彈匣的交錯法,將隊伍分成間距5~10公尺、成員交錯而行的兩縱隊,雖然兩縱隊分別行走兩條路徑,但隊伍長度縮減一半使其依然容易控制,並且能多把槍應對前、後方的威脅。
9/25註:交錯縱隊在國內有些單位也稱為「改良楔形」
交錯縱隊(Staggered column) |
◉ 楔形隊形(Wedge formation) - 作者Justin相當喜歡用於開闊地或稀鬆林地的隊形,行進時小隊成員形成箭頭或是鑽石形,由領隊走在中間,此種隊形可以提供前、後、左、右均等的火力支援,且相當容易控制。
每種隊形都有其適合的地形與敵情,隊員們必須熟悉這三種隊形並依狀況進行變化;更多的班排隊形,大家可以參考我們先前曾分享的:
分散原則
隊伍步行時,每個成員保持適當的距離能確保彼此的安全,避免遭遇機槍或榴彈時一次被端掉半個小隊;「適當距離」也因此經常被定義為五公尺間隔 - 剛好為手榴彈普遍的殺傷半徑。
分散的距離也會受到地形與能見度的影響,例如:在夜間行進,無論是否具備夜視能力,多數隊伍都會嘗試收攏隊員距離;在叢林地行,小隊受限泥潭沼澤很難將距離保持在五公尺內;而在沙漠這種開闊的地形,成員距離可能將拉長至原本的二至三倍。
有時小隊太過分散反而壞事,當成員間無法有效觀測到彼此的手勢、肢體語言,隊伍將變得難以控制;過長的距離,也可能導致成員彼此缺乏有效的火力覆蓋,難以進行掩護射擊。
Justin說道,隊員間距的平衡是種藝術,需要時間進行練習,他的建議是先以五公尺為基準,待團隊透過訓練熟悉彼此後,再做最適當的調整。
隊伍斷聯
當成員彼此失去連結,你的隊務就失去了控制 - 例如前面兩員繼續走,但後面兩員卻脫隊沒跟上;Justin說這狀況聽起來也許很蠢,但卻是種經常發生在低能見度下的狀況,尤其是夜間巡邏任務時。
經常發生的狀況大致如下:夜間行進時領隊指示暫停,並與其指揮官聯繫或確認地圖,而隊伍再次起身前進時,某一位隊員無法確認他後方成員是否接收到指令而停了下來,然侯他前方的隊伍仍持續前進,然後造成斷聯,當保持前進的成員們意識到後方沒跟上,卻已經行走了一大段路。
斷聯的狀況也會發生於小隊通過需要一點時間處理的障礙物時,例如一支小隊準備通過乳牛牧場的鐵絲網,部分成員魚貫通過後,某一位成員可能花了特別久的時間,當他抬起頭時已經看不見前方隊員。
同預防甚於治療,當隊伍斷聯時,你不可能四處大聲呼喊失聯成員們的名字,因此巡邏時確保隊伍不發生斷聯的狀況比起失聯後再來補救重要的多;領隊必須要求每位成員時時確認後方是否收到訊息且跟上,並事實要求隊伍調整速度甚至暫停。
進階提示:夜間移動
在夜間對敵對區域進行滲透或執行巡邏任務,可以保持一定的戰術優勢,而缺乏夜視裝備也並不意味你無法在夜間執行任務,畢竟人眼本就擁有與生俱來的夜視能力。
在漆黑的夜晚執行任務,小隊成員間的分散距離可能必須從標準的五公尺,縮短至五英尺甚至更短,以利於團隊成員的非語言溝通,期間成員必須確保自己的夜間視力不會被破壞,例如前述在確認地圖時使用過亮的照明,都是破壞夜間視力的行為;隊員在平時也可以透過飲食與視力保健來確保自己的夜間視力調節。
Justin提到,他曾在2009~2010年間在中東的某個偏遠沙漠待了120天,為了紀錄該區域在不同時間點的月光亮度,以評估任務執行的適合時機點 - 新月時你可能伸手不見五指,但滿月時卻能讓你在月光下自在閱讀。
對於執行任務,夜間亮度並非越亮越好,有時太充足的月光可能會破壞你的隱蔽;但換個角度想,假如你身處於植被茂密的雨林區中,這反而會是件好事。
因此,他十分推薦大家走出戶外,親身去體驗所在區域的夜間亮度變化。
進階提示:是否需要夜視鏡?
如同Justin在偵察裝備介紹時所說,一套優質的夜視設備是相當昂貴的投資,他會建議每個正在做準備的朋友,在確認自己其他裝備齊全並且本身沒有其他負債後,再對夜視設備進行投資,不然可能發生花了一定的高價,卻換得低CP裝備的狀況。
另外,他也提到現在有許多的IR紅外線補光設備,以及雷射設備,對於目前用有完善夜視能力的各國正規部隊都十分容易探測,使用這些光源都很容易暴露自己的位置(輕易地使用只會讓你成為戰場上的明燈);美軍在伊拉克與阿富汗的反恐任務中享受了科技差距帶來的優勢,但這優勢能否持續到與他國對抗,他也表示了自己的憂慮。
如何行走於森林中?
這裡回到上述安全停止狀態,當停止狀態結束時小隊成員依序起身步行,這裡必需掌握的基本技巧,就是如何輕易的在森林中行走 - 這技術也許並不複雜,但也並非如悠閒散步般容易,在這過程中,你必須同時兼顧你的步槍,以及你的三線裝備,在行進中不斷地避開岔路小徑。
保持直立,向前邁進
想要弄清楚自己在哪,你必須目視前方與環顧四周而不只是低頭尾隨,巡邏的行進路線並不會是鋪裝路面,會有許多將你絆倒的障礙,例如岩石、窪地、樹枝、樹樁、藤蔓等,你必須盡可能找出穩定的踩踏路徑,並同時確保自己步伐的靜默。
你不是來去如風的忍者,行進間你絕對會折斷樹枝、把樹葉踩的沙沙作響,但你要盡可能的做到最好,避免踩到樹枝或踢到石頭的方法,就是不拖著雙腳、跨出你的步伐。
行徑中遭遇誘殺裝置或地雷之類的東西,都是理所當然的,你的團隊應該要有能力與技能去探測它們的存在。
關於地雷與誘殺裝置,可參考烏克蘭志願軍與以色列預備役兩篇文。
【通識】烏克蘭英美志願軍的戰場啟示 - 從無人機、壕溝戰到砲擊應對重點整理
360度安全防護
行進間除了盯好跟隨的隊友,你還要對周遭保持高度的警戒,隨時環顧四周,由左至右、由近致遠,隨時注意敵人可能出現的位置;警戒是每個成員的責任,大家都必須要做到。
雖說前方的警戒是由尖兵負責,但在開闊地型的情境中,隊伍其他成員在環顧周遭時,仍要定期保持前方的注意力 - 除了副領隊,他必須將自己的注意力分給後方警戒的工作。
有些隊伍最後一員會選擇倒著走,Justin警告千萬別這麼做,除非你想摔個狗吃屎並扭傷腳踝,正確的做法應是迅速暫停,並快速180度轉身觀察。
補充:從俄烏戰爭後,低價無人機大舉進入戰場,因此隊伍上方也是需要警戒的角度,通常由第二員的領隊負責警戒尖兵的頭頂上方。
保持接觸
有兩種成員需要為巡邏隊伍行進中,發生斷聯的狀況負責:一為沒有注意後方隊友狀況的成員,另一則為跟丟前方隊友的成員,這意味著在行進的過程中,每個成員都要隨時注意前後隊友的狀況。
Justin解釋這並不是個太難的動作,行進時每個人要做的事,就是確保後面的隊友還在,以及確認前方的隊友有在注意自己還在 - 不要只用手勢傳遞訊號,還要投過眼神交流確定堆方有接受到。
在安全停止結束時,要確認自己接收到結束訊號再起身,並確人團隊其他成員有在進行移動。
地面導航
雖然在先前團隊分工的文章中,Justin曾提到地面導航是隊伍尖兵與領隊的工作,但他仍然建議隊伍的每個成員都要擁有完全的地面導航能力。若非如此,假如隊伍遇襲、斷聯或遭遇其他問題,失去尖兵與領隊的小組情況將變得十分艱難。
這不代表說行進時每個成員都要低著頭盯著地圖走路,但仍應嘗試努力釐清自己所在位置以及走了多久、多遠,而隊伍的尖兵與領隊,也應在暫停時適時的讓全體成員知道隊伍位置的最新狀況,以及安排的會面點、集合點等。
所以該如何前進呢?
如果分項閱讀上述的技能,會覺得巡邏行進間需要注意的事情非常的繁瑣,但整理Justin的論述,這過程並非胡亂地張望,需要帶入一些節奏感。
由於巡邏的步伐並非急行軍,行進時你可以跟隨自己腳步的節奏警戒特定方向 - 例如走一步看左、一步看下、一步看右、然後看前接著往後忘;當然而巡邏並非在平面行走,地形變化可能影響你的行進節奏,但你也能夠隨之調整。
進階提示:無聲的巡邏
Justin提到,一支訓優秀的巡邏隊伍,可以在為期六日的叢林巡邏任務中隻字未發,這結合高度紀律、訓練經驗以及長期的默契配合,看起來很難,卻是個值得努力的目標。
巡邏中切莫以「氣音」輕聲細語,因為[s]發音特別容易被放大;若真的必須說話,應該是壓低音量、以較低沉的語調溝通,這有些違反直覺,但無論如何在巡邏的過程中,都應當減少說話的機會。
集結點與安全停止點
兩者的差異在於,在規劃巡邏路徑時,集結點通常被設定用於壞事發生時,例如遭遇伏擊、隊伍斷聯等;安全停止點的設定,則是為了提供隊伍成員進行休整、也讓領隊層級確認地圖的機會,而停止點也分為短期與長期兩種。
集結點
巡邏領隊可以在任務規劃階段或巡邏期間,在行走的路徑上設置數個臨時或是半永久性的集結點,用於隊伍遇敵分開後集合之用;集結點設定擁有以下幾個重點:
1. 容易辨識:需要是個明顯可以辨識的地形特徵、量體,例如一座山丘、一塊裸露的岩石,或是其他可供辨識的地貌。
2. 提供保護/隱蔽:因為是用於遇敵之後,當隊伍成員四散準備回到該點集結時,可能會有敵人尾隨,因此所設定的集結點是否能提供保護且還能讓小隊具備戰術優勢,也是評估的重點。
3. 實地確認:設定集結點時有可能處於任務規劃階段,因此當抵達現場之後需要實地確認能否使用。
這裏Justin也提到,在高度危險區域時小隊可能有數個臨時的集結點,包含鄰近與遠處兩類,這部分可以參考先前Brent0331所提過會合點(rendezvous points)與集結點(rallying points)的差異:
【通識】巡邏基地(Patrol Base)建置・上篇 - 選址、偵查與進駐
短暫的安全停止
顧名思義非常的短暫,僅提供成員稍作休憩、恢復環境感知,或是尖兵與領隊快速確認位置用,長度通常不會超過五分鐘。
期間隊伍並不會進入360防禦的狀態,而可能採原隊形、高跪姿 - 尖兵一樣向前,副領隊一樣向後,其他人則朝左右進行警戒。
此時隊伍成員並不能翻開背包拿取物品,喝水、取物等無法維持警戒的動作,需與鄰近成員協調輪流完成。
尖兵與領隊在確認地圖時若需更多的時間,則隊伍需要進入較長時的安全停止狀態。
長時間的安全停止
通常巡邏隊伍暫停超過5~10分鐘,Justin就會建議進入長時間的暫停狀態,但這狀態並不會維持超過30分鐘以上。
進入該狀態,所有成員將圍成一個中間足以容納尖兵、正副領隊的大圓,所有人緩慢的調整至坐姿,甚至是放下背包改採俯臥姿式,一致向外進行警戒。
巡邏領隊可以與尖兵或副領隊與圓心進行討論,或與無線電手一同進行通訊,假使需要為其他成員更新狀況,需以一次一位拉入圓心的方式進行。
保持警戒不動的其他成員,則須在此時注意自己的飲水與保暖;當隊伍結束安全停止狀態,則依照前述的方式依序起身,開始移動。
以上大概是關於巡邏任務團隊技能的一些重點整理,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個人層面需要知道的知識,我們將在後續的專文中進行介紹。
當然,如果有什麼你認為重要但我沒有看到的內容,也歡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