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偵察」標籤的文章

【通識】基礎巡邏技巧 - 團隊技巧篇

先前我們曾分享過部落格Swift/Silent/Deadly作者Justin 《組織偵察小隊 - 所需的角色與職掌》 ,本文我們將再次回到他的部落格中,挖掘一個偵察、巡邏小隊整體所需具備的技能知識,在軍事巡邏技術中,探詢公民避難所需的技術。 本文為Justin巡邏系列文章的第五篇,延續第四篇《進入偵察目標區》中小隊抵達任務進入點的情境,前篇內容90%較不適用於民用與後備動員情境(多數人應該沒機會跳HALO,或是進行舟艇滲透),有興趣的朋友可自行參考 連結 。 以下文字摘錄自: 《Recce Patrolling V: Basic Patrolling Skills》 進行隱蔽 所以本篇以一個簡單的情境開場 - 團隊成員搭乘車輛抵達任務的進入點,並在距離下車位置的25~50公尺迅速儘速灌木叢進行隱蔽。 道路是開放、線性的場域,人員走在上面必定暴露自身位置,因此快速找到隱蔽位置是相當重要的;此處Justin也提醒,進入時最好確定與任務行徑方向同側,避免後續還要穿越道路。 安全停止 搭乘載具到下車進入隱蔽處,對多數人而言這是個舟車勞頓且辛苦的過程,因此這個階段應該讓自己有時間調整自己的感官,擺脫吵雜的載具進入任務的情境。 因此初入隱蔽處的小隊成員,應彼此以1~2公尺為兼具進入360防禦隊形,並採取能讓自己舒適、維持15分鐘的警戒姿態 - Justin表示通常他們會採取高跪姿、裝備維持上身狀態,假設有人聽到些什麼,團隊也可以隨時進行移動。 這15分鐘的過程並非純粹發呆,小隊要進行第一個工作 - SLLS 進行SLLS 我們曾在 《小市民的戰場移動(中篇)》 提到的SLLS技術,就是源自於偵察小隊的軍用技術。 SLLS技術跟過平交道一樣基於「停」、「看」、「聽」,以及「嗅」四個步驟,可以有效的更新你對於陌生環境的認知訊息,小隊在繼續前進應盡可能地搜集陌生環境中的所有訊息,作法如下: ◉ 停(Stop):停止除了呼吸與轉動頭部、眼珠外的所有動作,包含不要移動、不要觸碰你的裝備。 ◉ 看(Look):全隊一起先從25~50公尺處開始由左至右掃視,然後再由右至左做確認;接著放大觀看距離到50~75公尺以同方式,偵察任何可能與敵人相關的跡象。檢查遠處時,也別忘了注意自己腳底、周圍是否存在垃圾或彈殼之類的可疑物品。 ◉ 聽(Listen):用心傾聽任何可能暴露敵人位置的聲音,像是汽車的...

【通識】巡邏基地(Patrol Base)建置・上篇 - 選址、偵查與進駐

巡邏基地(Patrol Base)是去年12月中開始規劃的主題,就像在上篇 《組織偵察小隊 - 所需的角色與職掌》 中提到,巡邏基地建立的學習,對後備自訓與民防避難都有相當大的幫助,不過礙於本人學識不足,開始撰寫後才發現自己越挖越深... 本篇將以先前分享過、退役陸戰隊Brent0331頻道所分享的《INFANTRYMANS GUIDE》系列影片為骨幹,輔以美軍ROTC教範與其他資料搜集而成。 由於資料量有點大,我將分成上下兩篇進行分享。 <正文開始> 建立巡邏基地,為班排在特定區域的長時間巡邏,提供一個休息庇護、為下個階段任務進行計劃與整補的空間。 巡邏基地使用情境 日間巡邏時需要在有敵情的區域停下腳步,一個可以提供隊伍隱匿的基地是必須的;你可能在以下情境中使用巡邏基地,包含: 1. 任務需要對該區域進行長時間的偵查 2. 長距離移動後的休息與隊伍重組 3. 任務計畫更新與指令下達 4. 小組滲透重組時的集結點 5. 連續/多次任務的行動基地(如伏擊、偵查或巡邏) Brent在提到,行動期間有許多無法預期的狀況,例如大量的敵方部隊進入巡邏隊與友軍的防線間,此時你可能需要就地(on-the-spot)建立巡邏基地。 巡邏基地選擇 任務企劃階段的基地選擇,仰賴空中偵察、地圖空拍以及成員們對目標區域的認識,選擇預計的巡邏基地位置、備用位置、會合點(rendezvous points)與集結點(rallying points)。 這些暫定的基地位置,會在隊長進行確認安全無虞才可使用;許多案例中,隊伍可能會被迫從預定位置後撤,例如一些地形在夜間進入時也許可以提供隱蔽,但日出後卻可能完全暴露行蹤,招致敵人的監視甚至攻擊。 因此,小隊領導者在企劃階段最好選定至少1~2個備用的基地位置。 註:在下面基地安全的部分,將提到選址應避開的地點。 巡邏基地一但暴露,巡邏隊需要以個人或人組的形式撤離目前位置,分頭前往約定好的會合點(rendezvous points),以避免敵人追蹤;在制定會合點後,需確認每個隊伍的成員都知道地點在哪,因為實際用到時可能不會有實際的命令。 如果有分隊在外巡邏未歸,則使用集結點(rallying points)進行集結,其位置可能是巡邏隊先前行經路徑上認為適合的位置;同樣地,約定集結點時須確保每個人都知道地點在哪。 補充:以色列國防軍的教範中,巡...

【戰術】組織偵察小隊 - 所需的角色與職掌

巡邏基地(Patrol Base)在軍事上提供了班排作戰時一個安全庇護、組織規劃與行動準備的場所,而對於民用領域,則可以提供在進入避難處所前一個臨時休整地點。 不過隨著Yeti對該議題的深入也逐漸意識到,在探討巡邏基地如何被建立前,我們必須先瞭解一支小股偵察的成員、專長組成,才能在後續建立基地前必須的偵察任務中,了解成員所扮演的角色。 在網路搜尋中,我找到了這篇關於 偵察 、巡邏的BLOG,筆者Justin來透過於陸戰隊突擊兵團(Marine Raider Regiment)的經驗,分享一支偵察隊的組成。 以下文字內容摘錄自: 《Recce Patrolling I: The Recce Team》 What is recce? - 什麼是偵察? 相信大家都暸解“recce”一詞在軍事上有「偵察(reconnaissance)」的意思。 Justin的解釋道:偵察的目的就是盡可能透過觀測,獲取敵方的訊息;因此一次成功的偵察必須保持隱密、不被發現、安全撤出的特性,而非透過突擊、伏擊這種接敵運動(movement to contact)進行 - 這些對於偵察是非常不得已且糟糕的狀況。 在陸戰隊中recce被用來說明偵察行動,而大寫R開頭如"Recon",則代表陸戰隊的偵察單位。 另外在Justin服役時期,陸戰隊會以"Greenside"與"Blackside",區分「偵察行動」與「直接行動(Direct action)」。 偵察小隊的角色 一支偵察小隊通常由4-6人組成,接下來的文字中Justin將會從最完美狀態下的隊伍組成、成員年資專長、以及他們在民事領域可能的角色開始介紹,接著再探討缺員狀態下如何重新組織,或是民事狀態下可能的調整。 隊長(Team Leader, TL) 偵察小隊的隊長應由最資深的成員擔任。這裏指的並非是服役年資,而是「偵察經驗」最豐富的那一位,因此在陸戰隊中,由上士、中士軍階負責指揮偵察隊是很常見的現象。 不過,民事狀態中你可能很難碰到擁有豐富偵察經驗的夥伴,因此偵察小隊的隊長建議由軍事知識最豐富的夥伴擔任 - 如果有豐富的「持械作戰」能力的夥伴更好。 副隊長(Assistant Team Leader, ATL) 偵察小隊的二把手、經驗第二豐富的成員,同時也是處理「人」的角色。J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