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臥姿起身到可以保持機動的狀態,需要花費許多時間,因此在限制空間戰鬥中臥射並不是常見的姿勢;不過對於複雜的城鎮環境中,建築轉角、牆面掩體的使用上,臥射仍有其需求所在。
上篇臥姿射擊基礎中,我們在Tactical Hyve的影片中認識了靶場情境中基礎臥射的技巧,這次一樣引用退役海豹教官Coch的影片,了解在城鎮環境中如何安全地在掩體後方射擊。
掩體後的臥姿
趴臥的位置選擇,Coch建議除了角度外盡量遠離牆面、掩體邊緣,這樣除了讓自己可以有更靈活的操作空間,也能避開敵方子彈打中牆面噴濺出的碎石。
這邊的趴臥跟靶場上的趴臥略有不同,要盡可能將身體隱蔽在掩體後方;趴下時盡可能高趴,讓上身有更好的靈活度。
9/28註:連結目標敵人位置與我方掩體邊緣,可延伸出一條火力通道的邊界線,盡可能讓身體躲進這條邊界外(掩體後方)。
步槍握持
掩體後的射擊方式與靶場射擊有很大的不同,Coch建議的方式可將槍托抵在肩外上臂處,假設有垂持握把則可握調整槍口,沒有的話可以直接握著彈井前緣;這種與脊柱角度大於等於45度的臥姿,可以確保自己身體不暴露於掩體外。
Coch特別提醒,在瞄準時應保持槍身垂直於地面,以避免瞄準線對到目標但槍口仍在掩體後的狀況。
出槍瞄準
瞄準時可透手軸的傾斜角度,來調整自己的槍口指向 - 出槍時身體可以往外微傾10度角,讓瞄具與槍口露出掩體,並注意保持雙手軸支撐於地面,不要讓內側手肘翹起來了;當偵察確認或射擊過後,手肘可以往回推讓上身縮回掩體內。
不過記得,槍身還是要維持垂直於地面,確保瞄準基線與槍口接進入可射擊的位置。
手肘移動範圍有限,若需調整角度較大時可平移臀部調整,不過要注意腿不要張的太開而超出火力通道的邊界。
射擊過後
一輪射擊結束讓上身縮回掩體後,Coch分享他會立刻起身移動,改變射擊位置,而不是待在同一個可讓敵人預期的位置。
最後,Coch再次提醒在掩體後臥射最重要的,就是「保持步槍垂直於地面」這件事情,影片中臥射的方式也許並不是最標準,但卻是可以讓你最小暴露於危險中的姿勢。
9/28註:感謝蘇茂賢旅長先對掩體後射擊的提醒,這段Coch所提及保持步槍垂直於地面的目的,也是為了確保「瞄到但打中自己掩體」的狀況。
Shooting from Barricades from the Prone Position with Navy SEAL "Coch"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fKXCE7_f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