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短波無線電、行動網路到衛星通訊,現代戰爭中進行通訊干擾的手段非常發達,且很容易施行。
當通訊設備受到干擾、故障或電力不足,甚至一開始就沒有有效的電子通訊管道,我們有哪些方法可以與自己的友軍、夥伴、親友與街坊鄰居,在執行任務、進行避難的過程中與他們有效地溝通?
軍事戶外品牌SpiritusSystems的影片,Adam為大家帶來超過十種可用於進行溝通的低科技信號(Low-Tech Signaling) 工具。
〖低科技信號(Low-Tech Signaling) 〗
低科技信號(Low-Tech Signaling)泛指所有不需使用電力能發出信號的工具。
Adam提到,儘管目前有許多如ATAK、MANet或MESH這些技術應用於軍事通訊領域,但他認為科技通訊仍應將Low-Tech Signaling的知識基礎之上。
使用低科技通訊,你可事先透過個人、團隊的創造力,去建立一套彼此約定、專屬於團隊的溝通系統或SOP,並利用正確信號「輸出與回應」內容,來識別、解讀彼此的意義。
影片開頭舉了一個諾曼第空降的經典例子 - 當101空降師乘著夜色降落在廣大的敵後平原區,他們透過響片(Clicker)在黑暗中分辨敵我;在巡邏基地(Patrol Base)系列中我們也曾提及的「口令(Challenge and Passwords)」也是同樣邏輯,只是後者也可能為敵人提供更多的訊息。
〖視覺信號〗
畢竟人對視覺信號的接收佔總體感官的83%之上,可利用顏色、光源或閃動製造視覺信號的工具也相當豐富。
VS-17 信號布
美軍廣泛應用多年,地面人員用來向飛行員發送識別信號,又或是與鄰近單位進行溝通的方式。VS-17兩面顏色不同,影片中Adam的樣品為亮橘/亮粉紅,為飛行員提供很好的識別性 - 反恐戰爭時,美軍悍馬車槍塔上披掛VS-17信號布讓空中支援單位識別;由於與地面單位溝通不用太大的尺寸,Adam提到他們會將VS-17裁切成較小的方巾比較好攜帶。
他也列舉了一些其他使用範例,例如可以將信號布披掛在窗戶或建築外牆,或是切成長條狀掛在房間門把上,標示這些建築、空間已經確認安全,或有其他需要處理的事務,這全看如何約定使用顏色與代表的意義。
「飛鼠」(The Flying Squirrel)
是VS-17的一種變體,Adam會將信號布裁成長條、帶狀的錐形(見影片),並在三角形的底端縫上釣魚用的鉛塊或其他重物;上面的重物最好是事先縫進去,因為在任務過程中有時並不容易找到其他適合的替代品。
地面人員可向窗外、空中投擲「飛鼠」,沿拋物線擺動的「尾巴」可讓友軍進行辨識,知曉你接下來可能的行動。
獵人圖釘(Hunters Tacks)
反光圖釘是在歐美登山、健行、狩獵領域比較常見的工具,在Amazon上可用關鍵字"reflective tacks"找到。
這種圖釘用於山林中行進時,可直接嵌在樹幹上標記經過的路線;圖釘的圓面有漆上紅、白兩種顏色的反光塗料,即便在夜間、低光度環境也可以用手電筒找到。
在軍事領域上,Adam認為這種反光圖釘是在螢光棒之外一種低成本的標記方式,例如在醫院、飯店這類大型、多隔間的建築物中,你可能無法攜帶大量的螢光棒,但可以利用反光圖釘來標記空間是否安全。
另外,在野外移動、執行任務也可以利用反光圖釘,標記像是集結點點或物資儲藏處...等。
化學光源 / 螢光棒
雖然在日照下並不容易被發現,但螢光棒是低光度環境中進行標記的首選工具,你可以透過螢光棒的多種顏色,建立一套色彩訊息的對應體系,例如常見綠色代表安全、橙色可能代表有傷員...等,並準備好數量充足的螢光棒。
Adam提醒,螢光棒平時最好保存在購買時的包裝內,或是其他無發接觸光源的收納包中,一但接觸光源,即便沒有使用也會在一至二個月內逐漸失去發光能力。
另外,在開闊地區需要讓遠距離或空中友軍做識別時,他們會在螢光棒末端綁上尼龍繩,透過甩動來形成一個更大、可發光的圓....他們稱之Buzz....(不太確定拼法,知道的朋友可幫忙補充,感謝)。
信號鏡
透過反射陽光來向空中或遠方單位發送信號的工具,常見於山岳運動或海上求救中。
信號鏡中央有個覘孔可用來對準你要發送信號的對象,你可以先將手掌放在鏡子後,從覘孔調整角度確定反射光指向你要的方向,運用手指開合或手掌遮蔽來調整照射的時間。
Yeti在YT上找到一則使用教學,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連結
Adam補充說明,你也可以建立一套屬於信號鏡的SOP,甚至直接使用鏡子反射發射摩斯密碼來傳遞訊息。
發光膠帶
Adam解釋這是種在夜視鏡普及前常用到的工具,他們會在頭盔背面兩邊的部件上纏繞發光膠帶,做出兩個稱之「貓眼」的定位點,可以讓後方人員在低光度環境確認前方人員的位置。
他們也會用發光膠帶在背包、背心背部這些地方,貼出不同的形狀來識別單位,例如三角、方形等;另外也可將膠帶貼在必要的裝備、包具上,提升低光度操作的識別性。
由於發光膠帶為紙膠帶材質,Adam分享在城市環境中可在膠帶上書寫,並粘貼在需要標記的建築空間處。
煙霧彈
「注意」:在台灣使用煙霧彈可能造成法律問題,請慎選場合。
煙霧彈是可以讓遠處、空中觀察者清晰識別的好方法。與螢光棒相同,你可以透過不同顏色的煙霧制定SOP,約定每種顏色代表的意義。
影片中分享煙霧彈有自發煙與點火等幾種形式,不過自發煙的煙霧彈在台灣滿好取得的,只是請慎選使用場合,避免衍伸相關法律問題。
照明彈
這段Adam介紹了美國軍方普及,可重複使用的筆型照明彈(Pen flare)。
照明、信號彈類的工具,在台灣仍存在管制爭議,且使用上有一定危險性,這邊就先跳過囉。
很重要的重點 - 別忘了確認
在煙霧彈的段落中Adam補充了一個重點,無論是煙霧彈、螢光棒或是使用信號布,若是可與對方透過無線電聯繫的狀況下,別忘了提出確認問題例如「我釋放煙霧,你看到的煙霧是什麼顏色的」或「你會施放什麼顏色的煙霧」,假如對方無法正確回答可能代表來者不善,畢竟無線電訊號很多時候我方在聽,你的敵人也在聽。
〖非視覺信號〗
哨子
作戰過程中,隊伍指揮可以在較近的距離透過口語傳遞指示,不過一但隊伍距離拉遠就會有聽到到內容的狀況,Adam分享,在實務上建議各層級的單位領導者要隨身攜帶哨子,並放在可以隨時取用的位置,並在任務前約定哨聲長短、間隔所代表的意義,例如連續兩聲急促代表什麼?兩長一短代表什麼?
響片(Clicker)
通常是訓犬師訓練狗勾時使用,是種低光度下Adam滿推薦的溝通方式,例如可取代小隊回到巡邏基地時的「口令」;跟哨子相同,你也可以為響片按壓規劃一套SOP來進行溝通。
Adam提醒,響片按壓有時會比較大聲,在家一直按時你老婆可能會很火。
手勢
用於無法使用口語進行交談的狀況下,例如需要保持靜默時,或是在無線電受干擾、毀損的狀況下與可視範圍的單位溝通。
隊伍使用手勢前,必須與每位成員清楚約定包含「手」、「手臂」與其「代表意義」這三個元素,才能順利在遠處進行溝通。
Adam舉了《搶救雷恩大兵》的例子(最後一幕狙擊手在鐘樓上回報敵情的橋段),手勢包含大量約定好的編碼訊息可以參考。
他也提到,在軍方教範中提供大量的手勢教學,但僅止於手勢與意義的對照,這會讓使用者較難去理解手勢背後的邏輯。
〖加密與傳令〗
Adam提到「身為訊息的發送者,你必須假設所有傳遞的方法都可能遭到攔截、監聽」,因此透過密碼、謎語建立起一套讓旁人看似無關緊要的對話,卻隱含重要訊息的系統並經常更換,是相當重要的 - 當訊息一但遭到攔截、監聽,敵方不僅要分析,還要耗費精力先行破譯。
也因此,無法保障無線電通訊的安全性時,使用傳令攜帶加密的訊息會是更保險的選則,因為他不需要透過任何線路傳遞,訊息也可同時透過傳令與約定好的系統進行解釋。
----
這部影片大概是一些低科技信號工具的統整,之後我也會陸續整理一些細節與工具的操作方式到部落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