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接續上篇《向設計者請益交流心得 - XT112 上篇》,介紹我們對於國造XT112步槍在下槍身與其週邊配件的所見所得
彈匣井部分有將時下流行的Magwell概念設計進本次產品,使射手在臨戰環境下即便並非100%精準的插入彈匣,亦可透過此導角設計順利完成並縮短裝彈動作之時間。
護弓部分,我有戴射擊手套作測試,並沒有明顯干涉或是護弓過小的問題,至於護弓取消卸除單邊之固定銷的設計,士官長提出的觀點是高海拔地區及寒帶並非國軍槍枝最主要的作戰想定,予以簡化結構便成為這次的目標。
六. 彈匣及彈匣井
目前在樣槍上展示的確定是美國Leapers公司的UTG 30發聚合物含殘彈檢視窗彈匣,未來205場也會自行研製同類型彈匣以解決傳統金屬製彈匣摔落變形的問題,讓士官兵擁有質輕又堅固且較人性化之彈匣設計。彈匣井部分有將時下流行的Magwell概念設計進本次產品,使射手在臨戰環境下即便並非100%精準的插入彈匣,亦可透過此導角設計順利完成並縮短裝彈動作之時間。
七. 握把及護弓
握把有將角度再調整得更為垂直而有利於槍枝操控,握把本身厚度有再做改良以利女兵或手指長度較短者使用算是良善的設計,並且亦可換上其他廠牌之握把。護弓部分,我有戴射擊手套作測試,並沒有明顯干涉或是護弓過小的問題,至於護弓取消卸除單邊之固定銷的設計,士官長提出的觀點是高海拔地區及寒帶並非國軍槍枝最主要的作戰想定,予以簡化結構便成為這次的目標。
八. 拋殼擋塊、槍機護片及槍機拉柄
一直以來國軍武器比起西方先進AR槍系在外觀上的差別,其一便是缺少此擋塊設計,導致左撇子射手有非常大的機率會被滾燙彈殼打臉;而這次不但新增此一設計,更將之設計為幾乎垂直槍枝本體的突出設計。士官長表示這是反覆測試之後的結果,可讓退出之彈殼固定往1~3點鐘方向拋殼而不影響射手。
我認為尊重其設計理念,但執著在角度的微幅差距倘若造成在市內限制空間戰鬥時,依靠掩體或出門出槍等等動作卡住時,可能更得不償失吧!
且若是左撇子使用槍背帶大背槍而導致槍枝右側貼在其背部時,這粒又凸又明顯的擋塊可能會讓士兵使用感受上極差吧~
槍機護片的小巧思我是後續從龍飛的影片所得知,此設計能讓射手在調整光學瞄具時更直觀的對應到槍管的位置,這想法蠻新穎的,且多一條折角設計我想結構強度理應更好。
槍機拉柄是採雙邊設計,不管操作任一單邊或兩側都扣住皆可順利拉動拉柄向後。這算是毫無差評的設計,也彰顯國軍設計之戰鬥步槍更加在意了人因設計上的考量。
槍機護片的小巧思我是後續從龍飛的影片所得知,此設計能讓射手在調整光學瞄具時更直觀的對應到槍管的位置,這想法蠻新穎的,且多一條折角設計我想結構強度理應更好。
槍機拉柄是採雙邊設計,不管操作任一單邊或兩側都扣住皆可順利拉動拉柄向後。這算是毫無差評的設計,也彰顯國軍設計之戰鬥步槍更加在意了人因設計上的考量。
九. 後拖及伸縮拖桿
後拖確定會有五段伸縮調整,在對應不同體型及不同作戰環境下有效讓射手可以迅速調整而值得嘉許。但最最值得稱讚的還是:拖桿終於不是特規的!通規代表臨戰時,士兵能夠換上更符合自己使用習慣的後拖,只能說205廠終於想通了lol。
十. 多功能戰鬥刀 及 光學瞄具
戰鬥刀除了百步蛇圖騰這樣融合原民文化提升士氣的設計,搭配刀鞘上的破壞裝置實驗證明足以剪開304鋼材為原料的帶鉤蛇籠網,並貼心設計了開罐器。最重要的是整把戰鬥刀比起美軍M9刺刀大幅瘦身,士官長有提到是得益於刀身整體厚度的改良,拿在手上主觀上的確比起同類競品有更佳的重心及對刀具的細節掌控力。
而由401廠負責的各式光學瞄具,主要會搭配在這項計畫的會是LED反射式紅點鏡(類似A牌某T款)、四倍固定倍率有照明輔助的近戰瞄準鏡以及TS110式熱成像瞄準鏡。但各種瞄具之間並不具備互相疊加組合的接口(如ACOG其上頂一顆紅點瞄具),可能只能勉強用於故作結合吧!
在與該廠人員對談時我著重在此款熱成像瞄具,其主要特點是:
1.採長波8-14微米紅外線感光元件,目前其中的感光元件本身仍是外購原料,已委請中科院「銳意研發中」。
2.按鍵本體有加大、按鍵之間保留空隙並設有解鎖鍵以防誤觸之人因設計,但操作上是採單循環且無記憶功能,這部分的使用回饋及改進就等一線士兵拿到手並能「確實操練使用時」,再聽聽其回饋吧!
By the way,目前並無LVPO的研發製造規劃,甚至LVPO我還需要簡單向展方不專業簡介,這個就真的...加油好嗎?
最後簡單提下步槍雷指器,這東西顯然還停留在西元2000年前的設計,較類似手槍槍燈的外型,在操作上勢必沒有盒狀來的有彈性,且必須連結線控鼠尾而不方便直接按鍵啟動。
而由401廠負責的各式光學瞄具,主要會搭配在這項計畫的會是LED反射式紅點鏡(類似A牌某T款)、四倍固定倍率有照明輔助的近戰瞄準鏡以及TS110式熱成像瞄準鏡。但各種瞄具之間並不具備互相疊加組合的接口(如ACOG其上頂一顆紅點瞄具),可能只能勉強用於故作結合吧!
在與該廠人員對談時我著重在此款熱成像瞄具,其主要特點是:
1.採長波8-14微米紅外線感光元件,目前其中的感光元件本身仍是外購原料,已委請中科院「銳意研發中」。
2.按鍵本體有加大、按鍵之間保留空隙並設有解鎖鍵以防誤觸之人因設計,但操作上是採單循環且無記憶功能,這部分的使用回饋及改進就等一線士兵拿到手並能「確實操練使用時」,再聽聽其回饋吧!
By the way,目前並無LVPO的研發製造規劃,甚至LVPO我還需要簡單向展方不專業簡介,這個就真的...加油好嗎?
最後簡單提下步槍雷指器,這東西顯然還停留在西元2000年前的設計,較類似手槍槍燈的外型,在操作上勢必沒有盒狀來的有彈性,且必須連結線控鼠尾而不方便直接按鍵啟動。
目前預計會有兩款(A:可見光雷射+可見光、B:不可見雷射+可見光雷射+可見光),至於為什麼沒有不可見光輔助光源作為頭戴夜視鏡的照明來源......是我期待值拉太低嗎?再說一次,加油好嗎?
------
以上便是XT112整把槍及其周邊配件的資料整理及介紹,請大家多多給予鞭策和指教。未來將會協助在撰文及外文資料翻譯,並不定期分享國防及軍事相關見聞。謝謝大家!
------
以上便是XT112整把槍及其周邊配件的資料整理及介紹,請大家多多給予鞭策和指教。未來將會協助在撰文及外文資料翻譯,並不定期分享國防及軍事相關見聞。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