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疫情而導致闊別已久未舉辦的TADTE國防工業展,終於在2023年的九月順利開展,上週五於是透過團體參訪先睹為快,此行重中之重便是踏入國防館,將之前在新槍細節公佈前軍事愛好者們看流出圖所產生的疑問一一找尋解答。
而接招之人正是此專案的設計師-於205廠服役的柯士官長。
非常親切並熱誠地與參展群眾溝通、 相互交流的柯士官長 |
先說結論:不是幫忙洗地,無則嘉勉,有則改之。
總體來說並沒有部分人士講得這麼不堪。以下就用最流行的”Tip
to Bottom”來分點夾敘夾議這次的設計細節及粗淺感想吧!
一. 槍口/火帽
目前樣槍上裝設的是具備攻擊頭兼鐵絲網破壞器的避火罩,除了孔洞設計降低後座力及達到火光抑制外,設計有導角和鋒利的切面,用來插入鐵絲網後以扭轉槍身的方式,擰斷鐵絲。據士官長提供之資訊,後續也會設計可以快拆的滅音器及與之搭配的火帽。至於快拆的機構是否對使用者足夠友善以及其減聲效果,就等實品出現後大家拭目以待了。
二. 新型槍管
冷鍛式16吋槍管、多邊形設計,使用4倍瞄準鏡狀態下可以有效命中目標達五成以上(引用其口述以微幅修正網傳600米殺傷距離的說法,但我仍覺得不夠精確,留待後續觀察或增補)在相同技術程度下理應會比僅14吋槍管長度之T91,改善了短槍管射程不足、威力較小、槍口焰較大…等缺點,因此擁有更好的彈道及子彈於槍管內之加速度,算是不改口徑的條件下有效改善射擊表現的選項。
但實際進步程度仍待實彈射擊展示時才有辦法略窺一二。
三. 國際規格護木、導軌
通規的M-lok護木,採上下兩片式設計,並前後共用4顆六角螺絲固定。
有網友提到粗細上並不如URGI或其他現行採M-lok護木設計的槍款纖細,但由於筆者一直以來還停留在四面魚骨護木,相較而言類八邊形的設計已經比起傳統四面更順手了。而且仍須考量到此類短形成活塞導氣結構應該對比的產品會是HK416而非直接導氣式的AR15槍系!
再來有論者提到表面加工較粗糙,我想就看在這是樣槍的標準下,再多觀察屆時實際產品的狀況吧!
四. 前後準照
皆採折疊式,目前樣槍並無固定卡榫設計,將來應會參考意見加入相應結構。而大家罵得要死的固定式照門,士官長也提到這是需求單位所要求,擔心可拆式結構會導致照門遺失。
上頭的理由……可以理解但無法同意,搭配充足的訓練應可輕鬆避免這類問題,還是有誰當兵時把上下槍身結合銷搞丟過?後續亦有看到網友在詢問時,說法上的改變:後續試驗型可能會考慮改為後翻後貼合上機匣的形式,抑或可拆卸式設計,以避免和三倍側翻鏡此類光學瞄具相互干涉。
不過附帶一提,在現有條件下,士官長提到一個不算非常明顯的優點:在後照門高度固定的情況下,設計為:25公尺時照門移動一響可微調0.5公分!豎起準星可迅速做完應急歸零。另外,雖結構相似,但XT112之準星零件與T91並不互通。
五. 新式火控介面
這也是大家著重評論的點,相信比我更細緻發問並鑽研的網友們足以讓我這後發的晚鳥不須多提基礎操作介紹。
可額外插花提個點,關於眾所周知的AK火控,有一說即是一種特殊的防呆(防浪費)機制,應對於當時廣大兵源但訓練不足而易引發過度緊張而快速消耗子彈的普遍士兵素質,在遭遇敵情時,死命往下撥射選的結果就是開保險形成單發射擊;待緩過神來或真的需要火力壓制時,再較為細緻的調整成位於中間位置的全自動模式。
回頭論XT112的特點,我想大概有兩點:
1. 將連發和單發分為兩個方向,士兵在熟悉操作之後不需要將射選紐旋轉大角度擊可切換至全自動射擊。操作上各個位置段落雖明確,只是有點硬稍嫌不夠好推,在不改變所需力道下或許可以再修改一下外型並且做出前後外型差異,在低照明環境或是無暇視線確認的情況下能「只靠摸的」分辨所在檔位。
2. 增設之2連發機構,雖如專業網友Long Fei大提到可能是讓士兵略為偷懶取代之前勤練才能打出密集兩發散佈的設計、或如同專業網友陳晞提到建議簡化火控機制取消二連發;但若該需求單位有其戰術價值的想定,我會先保持持平的看法。科士官長後續也有補充:部分士官兵扳機操作反應未必敏捷,三連發改為二連發除了較為節省彈藥消耗,由於二連發是透過棘輪變化來達成,此一機械設計也帶來較高的穩定度及便利性。
雙邊彈匣卸彈鈕部分,左側增設卸彈鈕對應輔助手射擊和友善左撇子射手。該鈕有做一個小鴨尾設計(靠槍口側略低,靠槍托側略高,主要是按壓較高那一側卸除彈匣)並調整彈簧磅數使之不容易因為與裝備觸碰到而導致彈匣意外掉落。
柯士官長有聽取大家意見,有提到之後會將下方的阻擋塊再加高圍住此鈕,以物理方式使掉彈匣的風險再降低。
而槍機釋放鈕部分,我其實蠻喜歡現在的設計:雖然如此對於左手射手並非100分友善(必須右手握著彈匣井透過食指按下位於左側之槍機釋放鈕)但如同HK G36槍系早期位於護弓內側上緣的槍機固定鈕,可讓使用者不必移動射擊手進行無論Tap-Rack-Bang或SPORT等故障排除。
有相應的釋放機制固然更好,但沒有我個人認為沒有也並非設計瑕疵。
介紹了半把槍尤其是大家討論最熱烈的火控,是時候該來個中場休息,下集從彈匣及彈匣井講起,還會一路提到各式配件包含百步蛇圖騰的多用途戰鬥刀及401廠生產出的酷東東,盡可能將當時的速筆內容分享給各位,請大家期待續篇介紹。
文末先感謝Yeti的盛情邀請,讓我能加入並磨練文筆,貢獻所觀所學所想,分享在這越來越多瀏覽人數的平台。由於並非職業軍事背景出身,會盡力做好資料查證,若有筆誤或與事實有出入之處,還請各位觀眾給予鞭策指正,讓我的初登板能有個好的開始!大家一起為了強身健體、全民國防的目標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