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我們曾經分享過,芬蘭裝備品牌Varusteleka關於三線裝備的建議內容,這回讓我們以這篇短文,來理清戰術插板背心(Plate Carrier)上,附包的設定邏輯。
"Plate Carrier“插板背心(以下簡稱PC)顧名思義就是一套用於裝載前、後、左右抗彈板,並透過其上Molle或雷雕設計來掛載彈藥、物資與工具的裝備。
例如偵察、巡邏或隱匿行動(Low Profile),如果你的任務用不到PC,那麼我們更建議你選用其他的負載裝備,例如戰術胸掛或其他免插板模組化系統 - 畢竟PC在不插板的狀況下,就只是個包著空氣的氣囊。
附包選用的邏輯
選擇PC上要掛載的附包,應遵循「先裝備、工具,後選附包」的原則。
你應該先盤點出所需攜帶的所有裝備、工具、物資等,再依照它們的收納特性,去選擇要攜帶的附包,而不是掛上一堆小包,或是你在特戰單位照片中看到的那些很酷的包具。
「盎司等於磅,磅等於痛苦(Ounces equal pounds, and pounds equal pain.)」
抗彈板+PC素體本身已有一定的重量,當PC每掛上一個附包即是重量的增加,任何增加的重量都會影響到你在不同環境中(例如車輛、室內)的動作表現,所以你應當盡可能讓PC保持輕量與極簡。
依照任務特性規劃PC的配置是不錯的點子,假如你的作戰環境需要頻繁進出載具,或是需要在狹窄空間戰鬥,那麼你的PC配置越簡單、操作順暢越好;反之,如果在開闊環境中作戰,那麼你可以利用更多附載去攜帶更多的武備。
PC載台的限制與其他工具
PC附包的配置並沒有一種完美的設定 - 多數狀況下它是一種妥協,但是一些經驗法則可以幫助你更容易進入這個主題:
1. 救命裝備:
無論是用於他人或用於自己,能夠保障自己生命安全的相關裝備、物資,請設定於單手可以取用的位置,並選用相應的附包款式,例如緊急彈匣與戰鬥刀的快拔套,以及一定會提及的IFAK與止血帶(通常建議放在雙手皆可單手取用的位置)
2. 大型附包:
「讓大型附包遠離你的手槍」,保持手槍上方的淨空以確保你在警急狀況下可順利抄出傢伙,這邏輯適用於所有有「快拔」需求的物件,請保留它們上方的取用空間。
3. 近戰裝備:
任何像是格鬥刀這類近戰工具,都不要放在PC正面方便取用的位置,像是有些老學校設定會將格鬥刀柄朝下掛在士兵肩上,就是種糟糕的案例 - 你認為對手可以直接將刀子抽出,並近距離劃向喉嚨的配置會是好主意嗎?
快速插拔與安全收納的抉擇
快拔套可讓使用者更迅速地進行彈匣更換,但相較於有蓋子、彈力繩的彈袋,快拔套在複雜的戰鬥場景中更可能讓你的彈匣暴露、遺失。
(原文業配開始)很高興有一種設計,可以讓必需品可以被快速取用,而備用的彈匣與行政裝備則能得到更妥善的收納,像是Särmä TST步槍、手槍彈匣袋,讓你可以依照自己的設定需求調整。
編按:其實就是有彈力繩+拉手的彈袋,你可以預先拉開需要快拔彈匣的拉手,或用彈力繩勾住備用的彈匣。Särmä TST特殊的設計在於,拉手的分岔可以扣住RK槍系彈匣的角度。
驗證永無止境
在臥室全身鏡前完成自己的PC設定後,千萬不要落入一個自己比別人聰明的陷阱,以為這樣就完善無誤;想要確認設定是否合理,最好的方式就是去「使用它」。
使用的方法非常多種,你可以穿著它進行戰術訓練、負重行軍、參與活動,甚至是參與射擊競賽...總之,請在實際的應用中去驗證設定的可行性,並不斷地去思考怎麼調整得更好。
原文:Plate Carrier Setup - piece together your fighting load
作者:Varustele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