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室內空間解構:第三部份(Anatomy of the Room Part 3)》
作者:Rye
譯者:Clint Liao
責任編輯:戰術狗Yeti
正如前文所探討的,對於一個極為普通且傳統的「突入(Entry)」行動而言,室內邊角是我們需要搜索的主要區域;本段將會探討室內空間解構及其人因相關之戰術意義,以及少許非關乎「材質解構」的次要室內結構概念。
首先,我們會先探討何謂「邊角」(Corners),頭開始痛了嗎?習慣就好。
邊角(Corner)
眾所皆知,「邊角」是我們主要掃視的區域,那又代表什麼呢?嗯…與人因相關的要素是,人們在某些情形下會傾向於「依靠(Hug)」的區域。
如果當人遭遇「即刻危險(Immediate Danger)」,在交火中受到攻擊,人們通常會感到難以有效固守、感到威脅;抑或是人會想要待在角落處以創造驚喜,這時人們就會「靠向」邊角處 - 這會使人感到安全,因為兩側都有堅實的牆壁來掩護(譯註:暫不論其材質),也只有一個方向需要去留意。
如此「愜意(Cosy)」,對我們來說,卻是不利的。
我方突入室內,應對一名處於突入點訓練有素之敵人時,對方反而可能會在這個最為險峻的位置上感到安全、甚至自在 - 敵方處於這個位置之上的話,即便是一名拿著一把AK的草包,也能幹翻一名身穿神裝的精兵。
正如我所說的,應強調於「搜索邊角處」之重要性,有效地來進行搜索。
易角(Soft Corner)
敵方或許會緊靠著突入點視野最好的邊角——「易角(Soft Corner)」。敵方可能會透過跑到刁鑽的角度(Deep Angle)來掩蔽與創造障礙,或許是為了要避免被人察覺,身處於「難角」來創造驚喜。
而在此位置上(譯註:即刻威脅區域),敵方也可能會毫不掩飾,沒有運用掩蔽、直接「現身(Exposed)」於突入點;這時,如果你是人在門外、先從「易角」切入的話,隨後即可對「難角」來實施針對性的掃視、打擊。
現在就瞭解到邊角差異性為何如此重要了吧?至少我希望你能明白。
再來,尚有幾處必須考量,首先就是「即刻威脅區域(Immediate Threat Area)」,再來通常是邊角處,最後則是室內其餘地方;這即是所謂的「看中、看邊、看中(Center-Corner-Center)」法(譯註:先看門中、再看兩邊、最後掃視回中心處)。已經討論過邊角的話,再回來講——「即刻威脅區域」。
即刻威脅區域(Immediate Threat Area)
「即刻威脅區域」係指接近突入點的區域,敵方可能會在此與突入方交戰或阻礙其突入。如果敵方在此區域內或阻礙突入,就被稱為「即刻威脅」,其定義為:
➜ 具有武裝並意圖要向突入方攻擊之人。
➜ 倘若不立即將其消弭或壓制,將對突入方或突入程序造成傷害。
其延伸定義為:
➜ 阻礙突入方行動之人。
➜ 距離突入點僅「一臂之長」。
它並不是「急迫威脅(Imminent Threats)」,所謂「急迫威脅」係指即將發生或可能發生的危險,時間、空間條件仍有所隔;而「即刻威脅」則沒有如此餘裕,因為它正在發生中,屬於一種「現時危害」,危難當前發生、沒有一絲餘裕。
舉例來說,「急迫威脅」或許是歹徒意圖去抄傢伙,可能尚有幾米之遠,卻是至關重要的幾秒鐘;而「即刻威脅」則係指歹徒持有武器且隨時能夠操作的狀態。
再申論之,「潛在威脅」係指將來可能構成危險之人,因此在蓋棺定論前「暫時」被視為威脅。
這裡所說的「即刻威脅區域」並不是在談室內的「地基」或「材質」(譯註:無關於地面或牆面材質),它是構築於空間解構上之戰術概念。
「即刻威脅區域」是在敘述人們如何應用空間結構於戰術上的概念。瞭解其意義,加上瞭解地面、牆面材質,都同等地重要。
因此,它具有其戰術意義。如果可以的話,應當盡速消弭威脅,甚至是在踏入「難角」之前。
眾所皆知,「即刻威脅區域」與「難角」是我們的首要掃視目標 - 在通常情形下,最先突入的頭2員會先搜索這塊區域。
但要如何才能做到互不傷害呢?
如何善用空間解構來預防其風險,尤其是當我方必須與門前之人交戰時?
降低隊友誤擊的方法
為避免出現後一波隊員與頭一波隊員相衝突,或頭一波隊員突入過深的狀況,有一種關鍵基礎戰術其名為——「堅壁(Strongwall)」(譯註:避免隊員出現於室內中心帶)。
「貼牆走(Sticking to the strongwall)」或「貼牆(Strongwalling)」能夠最大程度地降地「隊友誤傷(Friendly Fire)」之風險,同時最大限度地擴張室內之可觀察面積。
所謂「堅壁」,或單純就講牆好了,係專指突入點所延伸之牆面:於邊門房中,或許會有連接門口的兩向的牆;但在一般情況下,只會先看到一向。
舉例來說,在某些突入行動下,會沿著已探知到的兩面牆走,而且其與初始突入點的牆相連接 - 如果做得恰當的話,應該會有一條安全的射擊帶,能夠避免互射。
你或許在Youtube上看過許多「特戰隊室內搜索」之類的影片,有些範例足以說明這點,就是看到鄉民談到:「哇!我很訝異他們居然不會因此互傷!」就是如此,其概念很好理解吧?
而所謂的「堅壁」係一動態過程,因此我並沒有將其以「材質」來解構,而是將其作為「空間」其一部份來解構,好讓我們在腦中將其「可視化」並運用之。
這項戰術可能向左切、向右切,可能走單面、走兩面。這完全取決於室內空間之結構如何展現,其目的在於使人靠著突入點的同一面牆上,在不遠離壁面的情況下,鎖定室內威脅、與之交戰,這就是「堅壁戰術」之概念。
基本概念
➜ 「即刻威脅區域」:靠近於突入點,但絕對可以觀察到,而突入點即交戰區。
➜ 「即刻威脅」:有所準備且有能力對突入方造成立即傷害之人,通常於極短時間內出現,或當突入方甫突入時。
➜ 「急迫威脅」:尚且不具有立即傷害的能力,但積極地探求此等能力。例如:接近武器或迂迴包抄突入方。
➜ 「潛在威脅」:可能會有能力造成傷害之人,其具有潛在的危險性。這就是為何人質幾乎都會被上拘束帶或有人看管的原因。
➜ 「堅壁」:係指突入點所延伸之牆面,而「貼牆走」係屬於一種戰術,意即所有突入隊員都要貼牆行進,以此鎖定、應對威脅。
已經瞭解室內空間解構及其人因關係。下一篇文章將會涵蓋我們於室內空間解構中所可能面對的其他障礙,這或許會讓你感到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