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G這部“Tape House Drills: CQB Drills You Can Do Anywhere”教學影片,集合了前面我們曾經介紹過的突入方式,他們將限制空間戰鬥的突入策略分為兩大類,包含應是發展自以色列ITCQB的入口評估(Threshold Assessment) 技術與歐美主流的動態突入(Dynamic Entry)
相信看完後你會更了解前支影片的操作邏輯,不過在開始之前,讓我們先了解這兩大類的區別:
入口評估(Threshold Assessment)
或稱Deliberate tactics(字面翻思考評估戰術) 選擇在房外透過切角評估房內狀況、解決房內威脅來源,將不可控的角度壓縮至最小後進行突入。註:Threshold字意為「門檻」,以門檻作為進入房門之界限之意,故翻「入口」;另外Deliberate有問定、深思熟慮之意,因此在先前文章中我們將“Deliberate clearance”譯作「穩定排除」。
延伸閱讀:
動態突入(Dynamic Entry)
不事先評估房內狀況,秉持速度(Speed)、出奇不意(Surprise)、猛烈進攻(Violence of Action)三要素,透過干擾威脅的OODA決策進行突入,有時會搭配震撼、閃光彈等。延伸閱讀:
【戰術】CQB時的轉向突入(Button hook entry)
這則影片中教官將以兩人突入「中開門的房間(Center Fed)」為範例,示範這兩大類五種突入策略的優勢、劣勢以及可以應用到的範圍。
一點閱讀前你需要知道的事...
在影片的最後,示範的兩位教官提到這五種突入策略並非「準則」,因為有太多的環境因素需要一起考慮,所以最好當作是五種方案的「教學演示」,然後依照自己當前身處的環境去做選擇。這點很重要,也是大家常常忘記的事情,因此拉到前面來講。
標示說明
- 第一員 - 藍色
- 第二員 - 黃色
- 綠色 - 已被檢查的安全區域
- 紅色 - 未被確認的風險區域
入口評估(Threshold Assessment)策略
這部分共有雙重平移 (Double Panning)、你抓你打(You catch/You clean)與中央確認 (Center Check)等三種策略。
不過在討論策略前,必須先建立深角(Deep Coner)或稱遠角(Far Coner)的概念。
深角(Deep Coner)指的房內無法從門外觀測到的角落,即便持槍的第一員在門邊貼緊牆面往內看,他的視野與深角間仍有一段無法觀測的狹窄區域,OTG稱為"Dead Space" - 用空間(Space)代表這區域是允許敵人躲藏的。
影片中紅色的區域 |
一. 雙重平移 (Double Panning)
操作:第一員以己側門邊為軸心沿著門外的扇形路徑,平移(Panning)至另一端的門邊,同時槍口順著軸心對門內進行掃視,當抵達另一端時,未確認過的角度區域,將僅剩下位於兩側深角的Dead Space。
第二員則須在前一員繞過門框中線時,隨即接替盯住已確認的角度。平移完成後,兩人可以順勢朝自己面對的最小阻力的方向(Flow)進行突入處理兩側深角,並由工作量較少的第二員先走。
假如第一員在平移過程中發現了房間內部的威脅(影片範例剛好在12點鐘方向),這時他可以選擇擊倒威脅後繼續平移或直接進行突入 - 雖然房內仍有大半角度未確認,但OTG提到兩個決策都沒有錯,就看你要不要賭,但就他們的觀點會選擇繼續平移確認完最大角度,並讓第二把槍有使用的空間。
第二員則跟隨第一員的決策進行反應,例如影片範例第一員發現威脅後選擇擊倒、繼續平移,讓第二員迅速地以最小暴露角度平移出,壓制住已確認區域;這動作很像兩人同時平移,所以稱作雙重平移 (Double Panning)。
反之如果第一員選擇開槍後直接突入,則會進入後面的你捉你打(You catch/You clean)策略。
二. 你捉你打(You catch/You clean)
顧名思義就是「看到就打」,影片提到第一員選擇放掉已知目標繼續平移,有時是違反人類自然行為的 - 當第一員平移到門中央,發現威脅並選擇接戰時,他將以動態、暴力的方式往門內推進,而不是中斷射擊切換回原本的掃視狀態,前者是較符合人類自然反應的。
範例中此房間在第一員接戰前,未確認區域已剩下40%內,第一員在推入後即可立刻迴轉處理這些區域,第二員則同時朝順向進入,處裡原本的深角。
影片中提到,除非是重大的反恐行動(或戰場?),多數狀況下房內不會超過一個威脅,也讓大多數的戰術團隊會選擇你捉我打的策略。
三. 中央確認 (Center Check)
如果你捉你打(You catch/You clean)是在平移(Panning)過程中遭遇威脅的自然反應,那麼中央確認 (Center Check)就是個有意為之的策略 - 為保持辨識與接戰的節奏,第一員可以在平移到門中央時選擇直接進門轉入剩下未確認的角度。
此時第二員的反應則突顯團隊工作「優先性」的重要 - 中央確認策略中第一員進門時,第二員槍仍是收著的,因此不會有槍口指向問題;但在雙重平移的過程中第二員已出槍射擊,因此需要記得收槍讓第一員進入。
動態突入(Dynamic Entry)策略
一. 最小阻力路徑先行(Path of least resistance)
影片提到的第一個重點,即是:「選擇這個策略,你最好有明確的理由,以及很厲害的支援團隊。」動態突入中第一員在未確認的狀態下,往順向的最小阻力路徑突入,它將面對最大的未確認角度。
同時,第二員為了配合前者必須進行轉向突入(Button Hooking)進門,但這種身體必須大幅轉向的進門方式相對緩慢,且可能因爲與第一員進門的時間差,讓他身後出現破綻。
不過架設你身處於80公分以下的狹窄廊道,你可能將不得不採取這個策略。
二. 轉向突入先行(Button Hooking)
與其走最小阻力路徑讓背後缺乏保護,影片建議第一員一開始就先迴轉進門,讓第二員經最小阻力路徑快速彌補背後的空擋。
在殺手屋之外該如何練習?
這主題反而是這部影片開頭所提到的,方法很多種,但他們相當推薦可以用膠帶貼岀大概的房間輪廓,並利用竹竿、木桿作為門框練習;不過要記得的是,在真實的環境中你無法看到牆後的事物,這點是練習時必須考慮到的。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影片後半段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