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剛好有狗友私訊詢問檢傷分類的內容,剛好趁著這機會整理先前PHTLS的資料與黑熊受訓的內容,跟大家分享一下檢傷的流程。
大量傷患事件(Mass casualty incident或Multiple casualty incident,簡稱MCI),是指單一災害、緊急事態(包含戰爭)所造成的傷患量,超出當地急救資源負荷的狀況。
在這樣的狀況下,急救人員或一線反應人員需先對傷患進行初級檢傷,以求急救、醫療資源的應用效率最大化。
MCI狀況的初級檢傷與急診五級檢傷不同,專注於人體外傷所造成的生命危害上,依照傷患的生命體徵共分四級 - 綠色:第三優先、黃色:第二優先與紅色:第一優先,以及黑色:死亡
綠色傷患 - 第三優先
以可不可行走為主要區分方式,雖有外傷但可以走路者皆屬於此級別
因此,大量傷患事件下,運用引導的方式請傷患自行前往鄰近醫療站或集合點,是一種有效的初步分類方法。
黃色傷患 - 第二優先
假如傷患不可行行走,那必須檢查其呼吸、脈搏與意識清晰度,進行黃色與紅色的區辨:
1. 呼吸:每分鐘小30次
2. 橈動脈:有
3. 意識清晰:能聽從指令
假設傷患無法行走但仍有喊叫能力,較有可能處於這個階段。
橈動脈與尺動脈位置 |
紅色傷患 - 第一優先
最急需處理的傷患類別,其指標與黃色傷患完全傷相反:
1. 呼吸:每分鐘大30次(呼吸急促)
2. 橈動脈:無
3. 意識清晰:無法聽從指令
在黑熊學院的教學中,建議以「微血管充填速度」作為判斷指標,意即按壓傷患的指尖,假如膚色呈白色後超過兩秒未恢復血色,也代表傷患有休克的危險,應列入紅色傷患內。
黑色傷患 - 死亡
傷患若當場無呼吸或心跳,或呼吸道阻塞在暢通後仍無呼吸(有呼吸應列為紅色),即列為黑色。
在MCI的中,傷患的狀況會隨時有不同的變化,因此在獲得醫療支持前,仍需持續反覆評估直至醫療人員抵達後,將相關狀況進行交接。
Yeti在搜集本文資料時,有找到一部由照護線上製作的短片,內容相當清晰明瞭,轉載於下方提供大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