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在研究裝備管理時,剛好點到Spiritus Systems(就是就是前陣子Mini Chest Rig很紅的那間)的社群行銷Nate分享的這則影片,提到關於抗彈背心的裝備設定,就簡單整理一下裡面一些重點給大家。
提醒:以下標題幾乎是我亂下,然後自己幫內容加了點料,希望讓你比較好理解。
1.M號不一定是你的抗彈板尺寸
承認吧!大家都不太願意承認自己是個胖子,就像兩個月前我穿背心下緣位置都會比上緣還前面一樣。
所以大部分的人選擇背心時都容易認為自己跟平均體態差不多,而在沒有測量的情況下直接選擇M號尺寸。
人品不錯恭喜你買的剛好,人品不佳買得太大反而讓你肩部靈活度欠佳、貼塞困難,至於人品極差買得太小...就說了傷感情了。
影片中Nate建議,在挑選背心前最好先測量自己胸腹尺寸,方法很簡單:
寬度:請直接測量乳頭間的距離(抗彈板寬度需要覆蓋雙乳頭)
高度:請測量抖宅到胸骨上緣(一說鎖骨凹陷處)的距離,減去2~3英吋
每個人身形或多或少都有些差異,不過都不離抗彈板需要完整覆蓋你的心臟與肺臟(整個胸腔)這原則。
2.抗彈板高度問題
即便是選擇正確尺寸的背心,仍可能因為雙肩肩帶設置不正確讓抗彈板過高或過低,導致重要臟器位置跑到抗彈板外。
正確的抗彈板位置應像是影片中模特兒的位置,前後保持水平且前板上緣對其胸骨上緣位置。
有時背心會因為正面配置裝備導致前板向下(就如同附圖的憲兵弟兄),這時就需要利用肩帶去調整。
在設定肩帶時,請注意左右兩條必須長度保持相等以確保雙肩負擔平衡。
錯誤的肩帶設定是會造成抗彈板偏離防護位置的唷(編按:肩膀有時因傷會有高低差,重點在於雙肩平衡負擔。)
3.側圍的長度
側圍的鬆緊很重要,有些人可能因為怕熱或是胸腔壓迫會將側圍調鬆,但過鬆的結果讓背心側面失去支撐力,重量全部壓在雙肩上。
晃來晃去像個擺錘的背心,嚴重影響戰鬥時的身體姿態。
而拉緊側圍就好了嗎?過緊的側圍則會影響你的呼吸,也直接影響戰鬥表現。
Nate在影片中介紹了a. 彈力側圍 b.傳統硬式Molle與c.傳統側圍+快解扣三種解決方案,各有各的好建議可以看看影片。
這部分個人是使用c,設定時胸腔吸滿氣候將魔鬼氈黏到最緊的位置,之後就穿脫就透過快解扣,這樣側圍設定就不容易再去動到,另外也最不影響呼吸。
4.人形聖誕樹
我們朋友間也有一說叫「坦克」,形容那種背心上掛滿包具的朋友。
在影片中Nate解釋到,其實許多多餘的裝備、工具是可以放在載具或突擊背包中,既可以在我們需要時取出使用,又不會因過多的副包拉低前板或後板,影響防護。
而且體積過大的副包,也可能會影響我們在作戰時的身體姿態,像是影片中像趴在瑜珈球上的臥姿、卡住手槍出槍的套子或是讓自己卡在駕駛座上等。
對於裝備要怎麼分配,不妨可以參考我們之前寫過一篇關於三線裝備的介紹,連結我一樣會放在留言區讓新朋友取用。
5.電線外露
最後一個問題是關於通信裝備的纜線問題,走線外露除了容易讓你在移動中噴裝,更可能勾到東西造成傷害,在安裝無線電與PTT時這是非常需要注意的。
影片中Nate有示範,他如何將所有裝備的通訊纜線通過背心剪裁包覆,妥善隱藏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