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談到軍事訓練,「BB槍」是許多老一輩男性最斥之以鼻的訓練方式...
「那沒後座力,你練什麼啦?」
「不過就是玩具槍而以啊~」
「你小孩子喔,還在玩玩具槍」
我想有在自訓的人,多少在親戚朋友、鄰里叔嬸間聽過這樣的批評。
但一談到打仗,這些人卻最愛滿口服役當年勇,順便嘴一嘴「講打仗你們這些小孩子就是孬」,但在說著要跟阿共拼命的的背後卻什麼學習也沒做,這也難怪一堆嚷著要跟解放軍「拼刺刀」~看起來很愚蠢,但在潛移默化間影響了社會上對於Airsoft訓練的印象。
扯遠了,到底為什麼要用Airsoft練習,它在訓練中的行與不行又是什麼?
如果可以我也想
要問為什麼,我也只會回你「如果可以用真鐵練習,我也想呀~」
但台灣與東亞各國一樣實施嚴格的槍枝管制,一般人民是無法持有槍械,若要找到操作最接近真槍的訓練工具,我想也只有GBB(Gas Blow Back)形式的Airsoft了。
AR系統的GBB近乎還原了90%以上的實槍操作,運用GBB練習可以幫助你:
- 熟悉真槍的操作流程,建立肌肉記憶與基本用槍觀念
- 體驗射擊時的手感,練習建立基礎瞄準的概念
- 最重要的,透過接近實槍的操作去進行其他延伸的科目練習,如:小隊作戰、CQB、叢林戰...等戰術練習
不過GBB也有其限制所在,但不外乎就是彈道不同、扣壓、重量與後座力,這是無法被模擬出來的。
然而當我們回顧烏克蘭被入侵前,志願者用木片AK接受喬治亞志願軍班排訓練的畫面,GBB為何不能做為練習的工具呢?
Yeti對於自訓新手的建議
近期北中南出現大大小小的自訓單位,粉專上也有許多狗友在詢問我對訓練單位的評價,不過坦白說因為自己上課已經是超過五年前的事情,後來也都是自己訓練,因此先說聲抱歉,我很難給予評價。
不過,在訓練方面我倒是可以提供幾點自己的見解:
- 找一把耐用、延伸性佳的GBB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把不容易出現故障的GBB對於你的訓練品質會有加分的效果,記得我第一次上TS課程時手槍不斷地故障,讓我完全忘了當天手槍教了什麼,只記得一直在排除故障。
目前自訓方面較廣為被推薦的步槍品牌,可參考GHK的M4與Marui的MWS系列,基本款一槍一匣價格約落在15,000上下。 - 應該增加步槍的練習比重
一來是因為後備單位除非你是軍士官,不然領到手槍的機率微乎其微,二者是手槍的技術其實是步槍技術的延伸,養成步槍操作的肌肉記憶對於後續手槍的練習其實也是有幫助的。 - 14.5寸恰到好處
國軍T91制式步槍為標準14.5寸槍管,運用相同尺寸的M4練習可幫助你提早習慣這尺寸的操作。耳聞明年T91即將因為新槍換發下放後備,但即使你的教召單位使用的是65K2,你也利用滅音管來達到相近的長度。 - 找一條好的槍背帶
這是不能省的項目,除了可以防止掉槍還可以增加槍掛在身上時的舒適性,而且這可能是你第一樣可以沿用到真槍的裝備。
我個人是使用V-Tac的背帶,不過也有許多朋友使用BlueForce或Ferro Concept獲得不錯的經驗。 - 在訓練後備前,別忘了學好民防知識
孔子把「修身、齊家」放在「治國」之前,不是沒道理的。我認為,在響應政府的動員前你必須要做到的,就是把自己的愛人、家人、寵物安頓好,讓他們即便你無法顧及也能在家的範圍內平安生活,這才是真正重要的事情。
上課只是開始,練習才是學到
就像之前在《關於全民國防,我們想溝通的兩個觀念...》提到上課只是個開始,要倚靠反覆的練習建立肌肉記憶,真要用時才派得上用場。YT上有許多Dryfire Drill的影片,像是換彈、出槍、進出房門都是可以在家獨自進行的項目,我後續也會多分享一些此類的練習。教學資源
用槍四大要領
1. 「拿到任何的槍械皆視為已上膛」
2.「槍口切勿指向任何你不想要射擊的目標」
3.「食指在不射擊時應放置在護弓外」
4. 「射擊時應確認射線至目標後的延伸線沒有你不想射擊的目標」
與大家共勉之
千萬不要隨便學某員警在辦公室「比誰出槍快」
無聊當有趣鬧到上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