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YT上大部分關於抗彈背心Setup的影片後,你會發現背心本體外的設定,其實當吃任務需求、本職學能以及個人習慣,較少有統一的標準。
像是退役狙擊手或精準射手YTR,就有可能較排斥PC而偏好胸掛(chest rig)的設定,因為他們的任務經常需要長時間的步行、偏低的衝突強度以及高的機動需求。
而對於機槍手,攜帶彈鼓的機會絕對大於的彈匣,背心副包的配置自然也不同。
至於執法人員...那絕對是另外個不同於軍事的世界。
如果單就一個公民射手、單純的後備步槍兵,背心套件的設定上又有什麼建議呢?
在GBRS Group頻道的PATREON SHORTS單元中,有做出三點邏輯上的建議,整理起來給各位戰術狗的朋友參考:
ㄧ. 胸前彈匣袋高度
有戰術射擊概念的狗友應該知道手、步槍換彈的操作,會在眼睛可以平視的前方進行,以確保更換彈匣的同時保有最佳的警戒視野。
因此胸前彈匣袋的高度,建議設定在抽出即在視野範圍內的設定,可有效縮短你更換彈匣的時間。
影片中也提到有些射手會將彈袋的蓋子塞進袋內當作快拔使用,但事實上快速打完30發子彈後Speed reload的狀況並不太常發生。
二. 止血帶位置
槍托上、肩膀上、腰帶上...止血帶的擺放位置有許多不同的流派,但這裡要給的是邏輯上的建議,就是「雙手都可以順利拿起使用的位置」。
這邊有個影片外的小知識,假使你們是個團隊進行作戰,止血帶最好是所有人統一擺放在約定好的位置,讓現地急救的反應更直覺,相對掌握更多救援時間。
三. 保留慣用手的空間
影片中可以看到,DJ的將所有的套件、副包配置在自己的左側,保持右側慣用手的操作空間,並用手槍拔槍的動作、重心示範這個設定邏輯的重要性。
我個人也是在上過SQT的朋友提點後,把自己背心的右側空間保留起來,原因除了手槍出槍外,騰出的右側在限制空間戰鬥中,也可以讓自己更好地操作進門時的划船收槍動作,所以不要以為沒有手槍的配置,就可以把右側掛滿唷!
四. 影片外關於其他套件
就如開頭說的這很依任務性質而定,我個人的裝備管理訓練時背心上通常不會超過一排(彈匣4+1的設定),但大型活動時胸前可能依需求增加第二排的彈匣(彈匣7+1以上)再搭配煙霧彈套件。
iFAK原先放在腰帶後側,但發現搭乘載具會卡到後,就設定到腰包位置。
總之裝備管理是一個非常個人化的坑,可能因體型、姿態、套件特性...等等因素,需要時時進行調整、驗證,然後反覆調整或重新採購,但不出一個原則就是「想辦法讓你動起來更靈活順手」
以上是對於戰術背心設定的一些補充資訊整理,影片一樣放在留言區,提供給大家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