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部長下令取消刺槍術後,歐美部隊近身肉搏中的”Muzzle Strike”動作,變成許多刺槍派拿來作為刺槍依然有用的證明。
Sorry…這裡必需說”Muzzle Strike”跟你們想的刺槍術,背後的邏輯可能有很大的不同。
刺槍派心中對於使用情境的描述,總不脫「彈盡糧絕的最後手段」;確實,我也認為子彈打光時很有可能進入肉搏,但前提是建立在敵我雙方子彈都打光的狀態,不然單方面的幻想最後只會成為另一種「特攻」手段。
這裡引用Agilite的教學解釋的非常清楚 - ”Muzzle Strike”對歐美、以色列部隊作為一種「非致命武力」,設想的情境為:
1. 限制空間戰鬥中應對威脅程度低的目標
2. 逮捕特定對象反抗時
3. 哨點盤查遭遇近距離攻擊時
此時透過緊急的步槍格擋、瞄具撞擊、槍口刺擊、批砍與槍托批砍等動作,為自己創造拉開距離的機會。
影片中教官Bernardo C.提到,緊急的肉搏中有可能造成彈匣脫落或槍枝故障的狀況,因此在拉開距離後第一件事是檢查槍枝狀況,必要時立刻切換為副武器,保持自身處於可對威脅目標進行射擊的狀態。
由此可見,所有近身搏鬥動作背後的邏輯,皆是以「拉開距離後,恢復自身戰術優勢」為目標,跟刺槍派的「特攻思維」有非常大的差異。
BTW:什麼捅穿前胸後背的,在單兵缺乏防護的北洋時代還有可能,但在對岸普遍穿著戰術背心+配發抗彈板的2024年,彈藥快打光、缺乏戰術優勢時就該後撤尋求補給,千萬別拿刺刀跟人家全員「玉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