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IFAK DIY - 小資族哪樣醫材該先買?》中,PrepMedic的Sam分享了IFAK內醫材的採購順序,在他們最新的影片中,則分享醫材之外,我們應該在醫療包中放入哪些有用的醫療資訊,以節約自己被救助前的評估時間。
註:以下情境以美國當地醫療系統為案例,部分內容可能與台灣系統有所出入。
血型章無用
在生存遊戲、Milsim活動中,我們看到許多朋友會將血型章黏貼在自己的背心、頭盔或是IFAK上,不過影片一開始Sam就提到是個超級沒有必要的做法 - 當急救人員接觸你時,他並不會理會你身上的血型章,因為這可能是錯誤的資訊,尤其是RH因子的辨別上。
他提到,通常急救狀況下會以未交叉匹配(Uncrossmatched blood)的血漿進行輸血,通常為O+或O-,尤其是O-可以適用於最多種血型的傷者,因此血型章並沒有太多的參考價值。
Sam舉例他個人唯一會貼在背心上的訊息為「無已知藥物過敏史(No Known Drug Allergies, NKDA)」,因為這是多數急救人員接觸後都能明確理解、不質疑的資訊;他提到,當然你也可以在背心上標註自己是「一型糖尿病患」,但他自己並不會想去宣傳這件事情,因此接下來他將分享實務上如何提供自己的醫療訊息。
建立自己的醫療卡
準備一張卡片並寫上你所有的醫療訊息,例如慢性病史、藥物或其他過敏原等,並摺好收納在背心、口袋或是你的IFAK中。
這張醫療卡必須要被看見才會有用處,因此你還必須與你的隊友約定好擺放位置(如同止血帶),或是做好顯著的標記,讓人知道從哪取得、看見這張卡片。
Sam提到他任職於愛荷華州警的SWAT Team時,所有隊員都會準備一式兩份的醫療卡,一份收納於個人的戰術背心中,另一份則集中收進出勤載具上的活頁夾中。
很顯然地這份醫療卡有許多相當私人的資訊,因此平常必須妥善管理收藏,但隊伍所有人皆知道它的收納位置,一但有隊友需要救護,可隨即取出資料提供給醫療人員,節省他們詢問、評估的時間。
要記載哪些資訊?
Sam提到,醫療卡上的資訊有些相當明確,有些則不太明顯,但都不會註記個人的血型(笑),接著他將逐項分項應該記載在卡片上的訊息。
1. 姓名與生日:
這兩樣訊息,可以讓醫療人員快速地在全國醫療系統中找到你的資訊。
2. 日常看診醫院:
平日會在哪間醫院看診,一但你被後送至其他醫療院所,院方也可以快速從你平時看診的醫院取得你過去的就診紀錄,與現況合併成完整的醫療資訊。
3. 兩位緊急聯絡人:
這兩位聯絡必須是熟悉你平時身體狀況(例如過敏、痼疾),能夠為下一步醫療措施提供建議的人,而非只是喊得出名字的朋友。
4. 個人主要病史:
這部分可以寫得詳盡些,一些即便是偶發輕微的症狀,都有可能為急救者提供有用的施救訊息,例如片中提到的關節置換手術,或者是過去的舊傷等。
5. 過敏源:
你已知的過敏源,例如會對寵物、食物過敏、或對藥物的過敏,都可以進行表列。
6. 宗教信仰:
急救是攸關生死的事情,因此如不介意的話可以將個人的宗教信仰記載在醫療卡內,以利於醫療院所可以提供你無論是否與宗教有關的精神支持(也許你無神論),甚至是整卻的「後續」處理。
7. 親屬地址:
如果你的親屬不在上述的緊急聯絡人中,也請列出他們的聯絡方式(電話、地址),因為法律規定特定急救措施除非特別指定(例如生命維持裝置),會需要經過親屬同意,因此院方必須要能聯絡到能做決定的人。
8. 任何你覺得有用的訊息:
你可以在醫療卡上額外補充任何你覺得有用的諮詢。
關於敵情環境
Sam提到,有些人會擔心在隨身攜帶這些資料,會不會遭到敵方、有心人士的利用,不過就像他一開始說的,這部影篇並非提供給軍事情境參考,且他認為美國的執法、救護人員或TECC的協力者並不易遭遇資訊被利用的情況;假釋你身處於有高度敵意的環境,並認為這些訊息可能遭到利用,那麼你就不該把這些訊息放在醫療卡上。
總之,看完後Yeti就去把背心跟IFAK上的血型章撕掉囉!
What Medical Info Should you Keep on Your Kit?
補充:iPhone內建醫療卡
本篇與站內醫療顧問討論時,顧問提到其實iPhone本身有內建醫療卡,雖然格式與上述建議不同,但由於是開放式欄位,依然可以將資料填入。
1. 編輯開啟位置:
點擊iOS內建「健康」>點擊下方「摘要」>點擊「右上方頭像」>選擇「醫療卡」開始編輯。
2. 緊急開啟方式
a. 長壓電源鍵+音量「-」鍵,將顯示於關機滑軌下方
b. 連續按壓電源鍵 5次後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