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通識】街頭生存:「生存三角」(Street Survival: The survival triangle)


原文:《街頭生存:「生存三角」 (Street Survival: The survival triangle) 》
作者:Dan Marcou
譯者:Clint Liao
編輯:戰術狗Yeti

"為了在警職生涯中生存,員警們應當強化「生存三角」的每一部分"


為了紀念《街頭生存二:致命情境下的戰術運用 (Street Survival II: Tactics for Deadly Encounters) 》一書的出版,我正在撰寫一系列關於街頭生存的文章,目的在於扭轉目前殺警犯猖狂的局勢。在這個系列中,我將會分享我在警職生涯中習得的戰術,這些戰術不僅用來保全了我個人的性命,還有助於其他員警遂行職務。

整體執法人員所面臨的挑戰是,該找到一種合理、合法、合情的方法來遂行職務,這不只是為求度過一輪班而已,而是為了能在整個警職生涯中都能平安順遂。

為了做到這點,必須從上班第一天到退休為止,都全心全意地保全自己。為求如此生存,最好是不斷地強化「生存三角」的每一部分,其中包括:

  • 戰術
  • 射擊技巧
  • 身心調適

雖然生存三角只有三個角,但為了慎重起見,讓我們在中心再加一點:

  • 裝備與工具

「戰術(TACTICS)」

絕大多數的人在初任警職的時候,都能對逮捕與控制戰術「駕輕就熟(competent)」,並能養成搜索、溝通與車輛攔檢等戰術。

然而,隨著這些員警職涯的發展,這些「基本」的戰術技能就會隨之退化,因為這些技能沒有透過持續地訓練來強化。部分員警甚至把好的戰術扔在一旁,因為他們妥協於自滿的假象中。

相較之下,全心全意為保全自身安全的員警會選擇打好基本功,同時透過學習更多且進階的戰術來拓展自己的選擇。


「射擊技巧(SHOOTING SKILLS)」

如果你去看看員警對上嫌犯的槍戰命中率,你就會發現到一個問題,有許多機關只要求所屬員警一年測驗一次(或者兩次)。

不可置信的是,每一位主官都認為他們已經竭盡所能地,以一年一度的槍械訓練來保障員警執勤安全。

然而,主管們排出一年一次的訓練,是基於職務上的責任,而不是為了員警執勤安全。更可悲的是,有些員警對這樣的射擊時數沒有意見,甚至有些員警必須三催四請才肯到靶場射擊一次。

槍戰是一種結合法律素養與正確心態的一門功夫,必須窮盡一生地發展與維持 - 這需要持續的鍛鍊,其中包含:

1. 精準度

2. 行進間射擊習會

3. 各種距離下的射擊

4. 射擊的決斷

5. 各種光源環境下的射擊

6. 適當運用掩蔽物與遮蔽物的射擊

7. 換匣射擊

8. 結合故障排除的射擊

9. 極端壓力下的射擊

10. 武力對抗情境訓練

11. 動作拆解訓練

12. 真槍實彈穿著全裝射擊

13. 強制力行使與合法性考量的倫理與抗辯課程

14. 以員警用得到的所有警械來進行上述訓練。


「身體調適(PHYSICAL CONDITIONING) 」

所有員警都應該常態性地從事運動,這不僅可以改善員警的身體健康,還能夠有助於他們控制抗拒執法的嫌犯、抓捕逃逸的嫌犯,同時在各種攻擊情境下取得勝利。

建議員警從事的運動應當是為了強化以下能力:

1. 心肺肌力與耐力

2. 肌力與耐力

3. 肌肉與關節活動度

4. 心理動作技巧(控制與戰鬥技巧)訓練

警察勤務是一項必須與人接觸的活動,但它其實不同於競技運動。

警察人員比職業運動員需要得更多,因此有更多的理由為下一個無法預料的事件來展開訓練。技術訓練需要相當程度的反覆練習,以練成「貼近實戰」的程度,為了必須即刻反應或負傷備戰的狀況下做好準備…甚至是為了應對更糟的狀況。

很少機關有辦法讓一名員警的體能達到足以與實務工作相互匹敵程度,而且又維持得當。忽視體能訓練的重要性,不僅會導致員警不足以應對致命衝突情境的發生,對其本身健康也有不良影響。



「心理調適(MENTAL CONDITIONING)」

心理調適是一項關鍵的構成要件,不僅有利於生存,還能讓你遂行職務 - 我們必須為在執法過程中所可能會見到的、經歷的和做出的事做好準備。

正如前述,你必須要訓練,才能夠對肢體威脅即刻做出反應。

然而,根據已故的Viktor Frankl(一位著名的心理學家暨奧斯威辛集中營的倖存者)所說,你還能夠更加謹慎地處理心理或情緒上的反應。

Frankl在《活出意義來(Man’s Search for Meaning) 》一書中寫道 - 「人所經歷過的事」與「人對事的情緒反應」,兩者之間存在一個「緩衝(space)」,這個緩衝足以讓權利受侵害的人有時間來選擇他(她)該如何反應,Frankl將其稱為「反應能力(Response Ability)」,它能夠使人在心理或情緒上做出相對積極或消極的反應。

當時作為一名在投入職場前就讀過這本書的菜鳥員警,我選擇採取這本書的方法來面對職場,即使圍繞在一個憤世嫉俗且極度負面的職場裡,我仍選擇有紀律地每天保持正向情緒。這種做法有助於我維持動力,同時享受我的職涯,直到我退休的那一天。

然而,有時員警所經歷的情況過於痛苦,不可否認地他們需要一些支援來幫助他們轉念,因此必須創造一種能夠讓員警放心尋求心理諮詢的職場環境。


「裝備與工具(EQUIPMENT AND TOOLS)」

具備最洽當的工具將能夠造就最佳的結果,而具備多種工具能夠提供員警多種選擇(Having the best tool for the task will lead to the best results and a variety of tools can give officers a variety of options.)。

若要如此,這有兩點該問:

1. 主管們,你是否有執念去爭取最好的工具與裝備,以確保所屬員警執勤順遂且安全呢?

2. 員警們,如果你發現到所屬機關提供的裝備或訓練不足的話,你是否願意用自己的時間與金錢,來去追求更多的訓練、更好的裝備,來提升自己的生存機率呢?


「結論(CONCLUSION)」

你本人最有資格去審視「生存三角」、判定個人能耐,同時辨明你需要改進之處 - 當意識到要對自己生命負起責任時,就足以在執法過程中合理、合法、合情地遂行職務。

當你意識到自己突然陷入生與死之間的「泥淖(mudroom)」時,如果能夠用積極的態度去爭取你所需要的戰術、裝備、技能和條件的話,你就能像那些大難不死的員警一樣,大膽地說出「我當時就是看到他亮槍出來…隨後我就靠著訓練所學把他擺平了」的這類豪語。


作者簡介:

Dan Marcou巡官是位獲得高度榮譽且享譽國際的警察訓練家,擁有33年的全職執法經歷。Marcou先生曾獲得的獎項包括「年度最佳員警」、「年度最佳特警」、「年度最佳維權人士」、「年度最佳家防官」等。退休以後,Marcou巡官開始寫作。他是《街頭生存二:致命情境下的戰術運用》一書的作者之一,該書現已出版。他的小說《來電報案:資深員警的一生》、《特勤隊:身披黑甲的藍衫武士》、《無名英雄》和《英雄的宿命》等,以及他最新的一本寫實類作品《護法之犬:美國歷史上的偉大警察們》,這些都可以在亞馬遜書城上買到,Dan同時也是《PoliceOne》編輯委員會的成員。

其他人都在看...

【通識】巡邏基地(Patrol Base)建置・上篇 - 選址、偵查與進駐

巡邏基地(Patrol Base)是去年12月中開始規劃的主題,就像在上篇 《組織偵察小隊 - 所需的角色與職掌》 中提到,巡邏基地建立的學習,對後備自訓與民防避難都有相當大的幫助,不過礙於本人學識不足,開始撰寫後才發現自己越挖越深... 本篇將以先前分享過、退役陸戰隊Brent0331頻道所分享的《INFANTRYMANS GUIDE》系列影片為骨幹,輔以美軍ROTC教範與其他資料搜集而成。 由於資料量有點大,我將分成上下兩篇進行分享。 <正文開始> 建立巡邏基地,為班排在特定區域的長時間巡邏,提供一個休息庇護、為下個階段任務進行計劃與整補的空間。 巡邏基地使用情境 日間巡邏時需要在有敵情的區域停下腳步,一個可以提供隊伍隱匿的基地是必須的;你可能在以下情境中使用巡邏基地,包含: 1. 任務需要對該區域進行長時間的偵查 2. 長距離移動後的休息與隊伍重組 3. 任務計畫更新與指令下達 4. 小組滲透重組時的集結點 5. 連續/多次任務的行動基地(如伏擊、偵查或巡邏) Brent在提到,行動期間有許多無法預期的狀況,例如大量的敵方部隊進入巡邏隊與友軍的防線間,此時你可能需要就地(on-the-spot)建立巡邏基地。 巡邏基地選擇 任務企劃階段的基地選擇,仰賴空中偵察、地圖空拍以及成員們對目標區域的認識,選擇預計的巡邏基地位置、備用位置、會合點(rendezvous points)與集結點(rallying points)。 這些暫定的基地位置,會在隊長進行確認安全無虞才可使用;許多案例中,隊伍可能會被迫從預定位置後撤,例如一些地形在夜間進入時也許可以提供隱蔽,但日出後卻可能完全暴露行蹤,招致敵人的監視甚至攻擊。 因此,小隊領導者在企劃階段最好選定至少1~2個備用的基地位置。 註:在下面基地安全的部分,將提到選址應避開的地點。 巡邏基地一但暴露,巡邏隊需要以個人或人組的形式撤離目前位置,分頭前往約定好的會合點(rendezvous points),以避免敵人追蹤;在制定會合點後,需確認每個隊伍的成員都知道地點在哪,因為實際用到時可能不會有實際的命令。 如果有分隊在外巡邏未歸,則使用集結點(rallying points)進行集結,其位置可能是巡邏隊先前行經路徑上認為適合的位置;同樣地,約定集結點時須確保每個人都知道地點在哪。 補充:以色列國防軍的教範中,巡

【通識】基礎指北針使用

最近複習指北針的使用法,行路者戶外的影片應該是我在YT上搜尋到講得最簡單清楚的影片了。 指北針依照軍聞社介紹,跟濕濕一樣有三種:基本、地政、透鏡 基本指北針:就是你可以在書局賣到那種,僅能判別方向無其他功能。 地政指北針:全透明,配有各式尺規、分度盤與方向線等,可滿足最多用途。 透鏡指北針:以透鏡觀察刻度,多用於軍用目標精確標定使用。 一般定向運動,建議購買地政以上的指北針形式。 除了辨別方向,地政指北針還可以協助進行地面導航與地位兩種用途 地面導航:藉由方向線引導,指引前往地圖上,或可目視標的的方向。 三角定位:藉由地圖上兩個明確地標,判斷自己在地圖上的位置。軍聞社影片中分成前方與後交會,我自己是看不太懂差別。 以上兩點建議可以直接看行路者戶外的影片跟著操作。

【通識】用iPhone內建「指南針app」做應急導航

  這篇是寫給手中完全沒有指北針工具的朋友,緊急時地面導航的參考;另外必須先告知的是,由於電子設備仍有可能出現一定誤差,還是強烈建議大家在避難包中裝入一只行政指北針等級以上的地面導航工具,把這方法作為備案。 行政指北針與地面導航的操作,請參考這篇: 【通識】基礎指北針使用 也建議完全沒有操作經驗的朋友,先把上面這篇文與裡面的影片看完。 ----- iPhone內建的「指南針app」雖然以指南命名,但實際上仍為一個基礎功能的指北針,提供磁北北、高度、方位角,並透過GPS顯示座標與所在區域等資訊:另外羅盤中央的雙十字,也提供了基本水平儀的功能。 另外比較少人知道的是,其實這套內建的app也提供了「定向」功能。 有完全看完上面那篇文章與影片的朋友,應該會發現定向運動其實是利用指北針紀錄目標方位角的移動方式;以下我將簡單分享這功能在「可視目標定向」與「地圖兩點定向」的操作方法。 可視目標定向 使用行政指北針時,我們只要將指示行進方向的箭頭,指向目視範圍內想要前往的地標,並轉動分度盤讓N的標示與磁針北方對齊,即可抓出直線方向與磁北的角度關係;iPhone指南針的做法其實非常類似,作法如下: 1. 開啟app後保持手機水平 2. 原地旋轉,將指向手機上方的粗白線指向要前往目的地 3. 點擊羅盤圓心一下 此時目的地的方位角會被記錄下來,羅盤上其他數字會反灰,此時如果轉動方向會發現,羅盤上會顯示你與設定方向的角度偏移量。 圖中可看出面向北方時與目的地(方位角53度)有一定程度的偏移(紅底) 地圖兩點定向 因為分度盤無法自行旋轉,且沒有子午線的設計,這部分手機操作會比指北針來的麻煩,但由於方形的外觀,只要確實將地圖歸北(或稱開圖、展圖),仍可以達到類似的效果。 歸北展圖: 1. 開起app,將手機放在地圖的西南角 2. 手機長邊貼齊或平行地圖上的經線 3. 水平轉動手機與地圖,讓指向手機上方的粗線與羅盤的北方切齊 4. 此時手機上會顯示「0度」,即完成歸北展圖動作(磁偏角校正請參考文後) 定向: 5. 將地圖與平放於地面或其他平面上 6. 地圖不動,轉動手機使長邊連接替圖上目前位置與目的地位置 7. 輕點羅盤圓心一下 此時如同前面可視目標定向一樣,即可記錄下目標方位角;之後每移動一段距離(一般為100~200公尺,或在城市中抵達鄰近地標)即可開啟app確認自己與目的地的相對位置。 地

【通識】小市民的戰場移動(上篇) - 在決定移動前該有的準備

趁著剛帶完黑熊學院 - 藍鵲行動的機會,把手上整理的教材與觀察到隊員的實況結合重新整理,來談談小市民在戰爭發生時該如何進行移動。 全文中我們將會提到: (上篇) 一. 什麼時候要移動? 二. 移動前該怎麼準備? (中篇) 三. 小市民的行進隊伍 四. 路線規劃的原則 (下篇) 五. 高風險區域的穿行 六. 抵達集結點與休息 一. 什麼時候要移動? 多數的民防手冊都會建議當戰爭發生時,如果你的居住地並沒有立即性危險(如位於砲擊、轟炸等熱區),請盡可能留在家中進行避難,以避免因擁擠的逃難人潮造成不必要的危害,或是軍需補給線的阻塞。 不過,一但上述危險狀況即將發生,就會建議你進行移動後撤。 戰爭狀態下的移動並非漫無目的的逃難,而是當你居住地無法提供足夠安全保護時,前往下個避難所的決策。 也因此,建議平時就要先利用公開資訊,規劃自己家庭戰時的後撤資訊,選擇單次行動在72小時內可抵達的私人避難所,或縣市政府設置的「室內避難收容所」,並熟悉前往各避難所的路線。 關於「避難收容所」相關資訊,可直接以關鍵字Google各縣市政府防災頁面 另外提醒,假設你的住家已經處於交戰區域,請盡可能進入家中或鄰近建築地下室就近避難,以避免長時間移動誤闖火線。 內政部警政署防空避難資訊(讀取會有點慢) https://adr.npa.gov.tw/indexgo 二. 移動前該怎麼準備 「待援333原則」是你開始準備前的先備知識。在山難過程中,失溫超過3小時、沒水超過3天、沒有食物超過3週,都會使遇難人員生還機率大幅下降,而當中72小時飲水是最大機率發生的狀況。 也因此一般移動所需的裝備,會建議設定為離家72小時內需使用的必需物品,且重量控制在個人體重的1/4上下。 建議必備的項目可以包含: 個人衣物、雨具 個人所有衣著應避免高彩度過於顯眼的顏色,或是迷彩或過度戰術的穿著,避免友軍、敵軍難以辨識敵我。穿著部分我們分為夏季與冬季進行分析。 a. 夏季: 建議穿著透氣排汗、快乾的衣物,避免夜晚失溫也可保持移動機動性。 b. 冬季: 建議可使用洋蔥式穿法,分內、中、外三層好調節體溫 - ☑內層為乾燥層,以吸濕排汗、快乾的貼身衣物為主 ☑中層為保暖層,像是刷毛背心、薄羽絨衣或化纖外套 ☑外曾為保護層,像是防水、潑水的外套,軟殼衣等 c. 帽子與襪子: 帽子除了幫你遮陽避雨,也可幫你減少頭頂水分散失(頭皮水

【通識】巡邏基地(Patrol Base)建置・下篇 - 基地安全、維持與撤離

本篇接續上篇 《巡邏基地(Patrol Base)建置・上篇 - 選址、偵查與進駐》 ,與大家分享在進駐前後如何維持基地的隱密與安全性,並在完成任務後安全撤離。 巡邏基地安全 在非必要的狀況下,一個巡邏基地建立通常不會超過24小時,且並不會在任務當中重複使用同一個位置,避免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應避開的地形 綜合ROTC的教範與影片的建議,巡邏基地選址有幾個「不應靠近」的地形地貌 明顯、可疑的敵方陣地 明顯有戰術優勢的地方 小徑、道路、可快速移動的主幹道 建築區域、居民地 山脊、稜線、明確的自然分界 山谷、湖泊、水源附近 樹木或植被稀鬆的地方 自然線 自然線(Natural Line of Drift) 直白說就是「切西瓜的路徑」,這是在過去追蹤相關的文章中曾多次提到的概念。 一般狀況下人類行進中會選擇對自己最省力的路線 - 例如在小徑的十字路口要轉彎時,我們常常會選擇跨出路面切至垂直的移動路徑,而不是走到直角的拐點在轉彎。 另外一種自然線的案例,就是自開闊地走上道路時,我們的路徑會開始沿著與道路平行的方向逐步接近道路,而非筆直走上道路後90度拐彎。Natural Line of Drift 相關文章可以參考: 【通識】野地「反」追蹤技巧 【通識】野地偵查追蹤5 - 住民地的追蹤 較安全的地形 在Brent0331的影片中,他建議巡邏基地較安全的選址,可以選擇設立在山區地勢陡峭的位置,或是步行較難以順利抵達的區域。 如果身處位置較開闊域,也要盡可能選擇植被茂密、矮灌木緊密生長的區域;假設有明確的威脅來源,在巡邏基地位好同時選擇設在有頂蓋的密林中,以避免被來自地面、空中的光學偵照手段發現,例如這次烏俄戰爭中,烏軍教範就曾指出頂蓋對於防禦FPV偵查的重要性。 【戰術】烏克蘭TDF的陣地結構教範 早期預警 除了選擇安全位置外,Brent0331更提到應於巡邏基地周遭敵人可能行經的路線,設立監聽哨或觀察哨(LP/OP),並建立各個哨點的無線電網路,提供巡邏基地早期預警;在設立巡邏基地時,確保一條通往備用基地的道路,在目前基地有被發現或遭破壞的可能時迅速撤離。 另外,每個觀察哨應派遣足夠的人力,以及相應的物資設備,使他們能在觀察哨內輪替工作,以避免他們在哨點與基地間頻繁往來;觀察哨內人員在每日黎明、黃昏兩個時段保持100%的警戒,因為這時敵人最容易發起進攻的時段。 B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