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戰術】Rapid Short-term - 換肩不換手的轉角射擊

牆有左右轉、人有左有撇,城鎮環境中你不太可能每個射擊轉角、位置都剛好對到你的射擊習慣,勢必會有左有開工的需求。

過去訓練中,其實教官也提過「用你最舒適的方式接戰」,不過在掩體後射擊多少還是希望把自己暴露的投影面積,縮到越小越好。

在Tactical Rifleman影片中,頻道主Karl詳細介紹了兩個轉角射擊時的左右轉換方式,與操作時的要注意的地方。


「情境」決定是否換手出槍

在Karl過去的服役經驗中,身為右撇子他並不會在城鎮中的每個右轉拐角都換手射擊,主因在於有時拐過去的敵人,並非全會「以致命火力」去制服;有時進房間後可能的情況,反而會是以步槍本體進行「非致命」的搏擊。

Karl解釋道,無論你使用的技術是源自KM、巴柔或是其他軍用系統,大部分的狀況以慣用手進行搏擊較為順暢,使用非慣用側射擊可能導致在搏擊上的不順暢。

他個人在處理連續的拐彎時,會試著去判斷面前轉角的風險性,低風險(例如室內進門)的轉角他會選擇直接通過,但假如是高風險轉角,例如過去是線性通道、街道或是有明顯敵火,他則會採用「換肩不換手」的方式射擊。


「換肩不換手」的轉角處理

當走進風險較高的轉角時,Karl會選擇直接將槍托繞過身體中線後,將槍放到另一側眼睛的下方抵肩進行警戒或射擊;假設要收槍或遇上需要搏擊的狀況,這方式也可以很順暢的的將槍托收回慣用手側進行操作。

Karl稱這種技術稱之為"Rapid Short-term"(根據圈內前輩說法這技術源自於綠扁帽),此方法一樣可以縮減自身暴露的投影面積,但換手更加迅速。


所以就不「換肩換手」了?

其實並非如此,Karl解釋道假如今天他要在轉角位置,對轉角後的區域進行長時間的防守,他會選擇主流的換肩換手方式,稱之"Long-term Switch"。

Karl提供了一個換手的口訣:「慣用手抓住彈井前,將槍擺到另一側眼睛下抵肩,輔助手抓住火控後慣用手前伸持槍。」(影片中他示範很多次,建議直接跟著做)

有時你可能會在定點防禦一段時間,這時可以嘗試慣用手以C-Grip的方式,將槍頂在牆上,可以讓自己站起來較輕鬆,也有較佳的射擊穩定度。


練習為上!

換手側及其實是很方便在家Dry Fire練習的項目,跟Reload一樣可以邊看電視邊做。

假如要到靶場練習,Karl建議可以盡量將以下項目練順:

1. 3 靶位、12 發子彈:
背對靶位起始,轉身後以正常姿勢朝每個靶位各送上2發後,以Rapid Short-term再對個靶位送上兩發。

2. Normal, Short-term, Long-term Switch

站在牆、掩體或隔板後,對這三種射擊姿勢做循環練習,用Rapid Short-term快速掃瞄轉角後區域,然後Long-term切換至較輕鬆的防禦姿態,最後切回普通姿勢。


本集影片有相當多的動態示範,建議大家可以放慢YT的播放速度,邊看邊操作。

Combat Shooting Drill: Switching Shoulders How and When | Tactical Rifleman




其他人都在看...

【通識】基礎指北針使用

最近複習指北針的使用法,行路者戶外的影片應該是我在YT上搜尋到講得最簡單清楚的影片了。 指北針依照軍聞社介紹,跟濕濕一樣有三種:基本、地政、透鏡 基本指北針:就是你可以在書局賣到那種,僅能判別方向無其他功能。 地政指北針:全透明,配有各式尺規、分度盤與方向線等,可滿足最多用途。 透鏡指北針:以透鏡觀察刻度,多用於軍用目標精確標定使用。 一般定向運動,建議購買地政以上的指北針形式。 除了辨別方向,地政指北針還可以協助進行地面導航與地位兩種用途 地面導航:藉由方向線引導,指引前往地圖上,或可目視標的的方向。 三角定位:藉由地圖上兩個明確地標,判斷自己在地圖上的位置。軍聞社影片中分成前方與後交會,我自己是看不太懂差別。 以上兩點建議可以直接看行路者戶外的影片跟著操作。

【戰術】一些關於小隊接戰的基本概念

YT頻道Tactical Rifleman以「How Special Forces Move as a Team」為主題,由主講教練Z與頻道主Karl一同示範、分享了一系列三部有關於小分隊接戰的基礎概念。 由於內容都相當基礎,因此Yeti編三部統一整理成一篇,提供給有興趣的狗友參考: PART 1:儘可能與隊友保持在同一線上 不可否認,槍戰現場的優勢多半偏向槍口多的一方;隊友位置盡可能保持一線面向威脅,不出現在彼此的射擊視野中,是最能發揚火力的方法。 Z在影片中提到,無論是實戰或是運用Airsoft與其他非致命武器訓練中,時常可見到學員因為空間感知不足,誤入了隊友射界中而發生誤擊的狀況。 在室外或較開闊的區域,隊友間有足夠的距離可自由開火,但若在室內空間彼此間距不足的狀況下,你應該盡量地讓槍口位置超過隊友,在他頭的前方可見的位置,Z說明原因有二: 1. 交火時,你的隊友只少可以從眼角餘光中看到槍口、火花或是聲響判斷你的位置。 2. 當隊友不慎朝你的方向移動,你至少可以以身體進行阻擋,避免他穿過你的射界。 一次做一件事 另外Z也提到小隊作戰下,請在移動到你理想的射擊位置後再進行射擊,如此一來可降低你誤擊隊友機機率,並且提升你的火力效率。 保持空間感知 在高壓的戰鬥環境中,請有意識地去感知周圍環境正在發生的狀況,大聲地保持溝通、確認自己與隊友的位置與方向,以及確保自己的移動方向不會與隊友的射界交錯,或壓縮隊友的射界,影小隊的火力效率。 PART 2:射擊、移動外,溝通很重要 戰鬥場面是混亂、高壓的,在這樣的環境中作戰隊員間必須大聲地透過最基本的詞彙進行溝通,告知隊友自己將要做的事情、已經完成的事情以及回覆彼此的訊息。 這些訊息包含了移動、掩護以及子彈裝填 在影片中Z與Karl以「I got you covar」與「I moving」示範隊友間相互掩護與移動的過程。 回應你的隊友 當你接收到來自隊友的訊息時,別忘了回覆對方的訊息,確保雙方的認知在同一線上。 Yeti接受TS訓練時,小隊作戰更換彈夾時也需要告知隊友「Reloading」,聽到隊友接收到並回覆「Load」才可進行換彈,並在完成後告知「Set」,讓對方知道自己可以進行其他動作。 移動前確認隊友位置  Z提醒,當你與隊友確認可以移動後,在動作前別忘了確認所有的隊友位置,尤其是可能站在你左右身後的隊友,以避免移動時

【通識】用iPhone內建「指南針app」做應急導航

  這篇是寫給手中完全沒有指北針工具的朋友,緊急時地面導航的參考;另外必須先告知的是,由於電子設備仍有可能出現一定誤差,還是強烈建議大家在避難包中裝入一只行政指北針等級以上的地面導航工具,把這方法作為備案。 行政指北針與地面導航的操作,請參考這篇: 【通識】基礎指北針使用 也建議完全沒有操作經驗的朋友,先把上面這篇文與裡面的影片看完。 ----- iPhone內建的「指南針app」雖然以指南命名,但實際上仍為一個基礎功能的指北針,提供磁北北、高度、方位角,並透過GPS顯示座標與所在區域等資訊:另外羅盤中央的雙十字,也提供了基本水平儀的功能。 另外比較少人知道的是,其實這套內建的app也提供了「定向」功能。 有完全看完上面那篇文章與影片的朋友,應該會發現定向運動其實是利用指北針紀錄目標方位角的移動方式;以下我將簡單分享這功能在「可視目標定向」與「地圖兩點定向」的操作方法。 可視目標定向 使用行政指北針時,我們只要將指示行進方向的箭頭,指向目視範圍內想要前往的地標,並轉動分度盤讓N的標示與磁針北方對齊,即可抓出直線方向與磁北的角度關係;iPhone指南針的做法其實非常類似,作法如下: 1. 開啟app後保持手機水平 2. 原地旋轉,將指向手機上方的粗白線指向要前往目的地 3. 點擊羅盤圓心一下 此時目的地的方位角會被記錄下來,羅盤上其他數字會反灰,此時如果轉動方向會發現,羅盤上會顯示你與設定方向的角度偏移量。 圖中可看出面向北方時與目的地(方位角53度)有一定程度的偏移(紅底) 地圖兩點定向 因為分度盤無法自行旋轉,且沒有子午線的設計,這部分手機操作會比指北針來的麻煩,但由於方形的外觀,只要確實將地圖歸北(或稱開圖、展圖),仍可以達到類似的效果。 歸北展圖: 1. 開起app,將手機放在地圖的西南角 2. 手機長邊貼齊或平行地圖上的經線 3. 水平轉動手機與地圖,讓指向手機上方的粗線與羅盤的北方切齊 4. 此時手機上會顯示「0度」,即完成歸北展圖動作(磁偏角校正請參考文後) 定向: 5. 將地圖與平放於地面或其他平面上 6. 地圖不動,轉動手機使長邊連接替圖上目前位置與目的地位置 7. 輕點羅盤圓心一下 此時如同前面可視目標定向一樣,即可記錄下目標方位角;之後每移動一段距離(一般為100~200公尺,或在城市中抵達鄰近地標)即可開啟app確認自己與目的地的相對位置。 地

【通識】三線裝備(Three lines of gear)的整備邏輯  -  兩種戰鬥個裝 + 兩種民防情境

前幾週Yeti在自己粉專【 Tac. Dog 戰術狗 】中分享過來自歐洲戶外電商平台 Varusteleka ,介紹三線裝備的專文< Three lines of gear placement — right gear in the right place (譯:三線裝備的配置 — 把對的裝備放在對的地方)>,為了可以幫助更多朋友方便閱讀,學習配置自己的裝備,提姆這裡稍作篇幅簡單將其翻譯為中文。以下也附上<< 原文連結 >>。 日常戶外穿著,我們習以為常的多層洋蔥式穿搭法,防風、排汗、防止熱散失等,每一層都有不同的功能。而這樣的邏輯概念,也可以被應用在戶外活動、或是軍事行動的裝備設定上。 各國部隊對於此種裝備設定邏輯都會以不同術語去稱呼,芬蘭以「三環」詮釋這邏輯,但多數國家則是以「三線裝備」稱呼。不過總體而言它形塑的是一個 三階層模型 的概念。 在這篇文中我們將會以三線狀備的概念與範例,來解釋如何應用於軍事行動、或是日常生活的裝備設定。 註:該篇以芬蘭作為實際案例,提供大家參考。 全裝芬蘭偵察兵示意(圖: Varusteleka ) 生存、任務應用與行動維持(Surviving, carrying out the mission, and staying operational) 這段落講解三線裝備的定義,在不同的國家會以層/環/線來描述,但就像上一段說的,你只要照你的國家使用習慣稱呼即可,而台灣與美國相通,通常是以「三線」稱呼。 ✔第一線:生存裝備 行動、活動中用來幫助你存活,並成為建立其他線裝備之基礎所需之裝備。第一線裝備是永不離身,將其配置或收納在最貼身的位置,像是衣褲口袋、適合的收納包、袋,腰帶甚至是槍支上 編按:設想在最糟糕的情況下你扔掉了所有的背包、背心載具,那些可以貼身放在身上仍然幫助你活下來的物件。 ✔第二線:任務應用 應用於執行任務、並在任務中維繫你生存的裝備。除了執行任務中,休息或在基地時你可以將它們卸下。第二線裝備在必要時,也可以視情況挪移到第一線的位置。第二線裝備通常配置於戰術背心、戰術胸掛、小型水袋/巡邏包等。 ✔第三線:行動維持 用於維持長時間行動的裝備,內容包含食品、個人盥洗、宿營裝備、維修保養工具等,這些裝備多數時在作戰、執行任務前可至定點卸下隱藏,但有時仍可能背負著作戰。 第三線可被收納於帆布包

【戰術】圖解英式巡邏隊形與其優劣勢

  本篇原文: 《Section Formations》 作者:CAPT. NICK  鳴謝: 提供本文資料 本文由來自英國北愛爾蘭的坎貝爾學院聯合學員部隊(Campbell College CCF)陸軍部的Nick上尉撰寫,文內詳細描述在8人巡邏班中指揮(IC)與預備指揮(2IC)如何帶領隊伍在巡邏中,依據任務目標、內容、敵情與環境進行隊形的設定與變換。 *內含兩個4人火力小隊的8人巡邏隊在英制中為「班」級單位(Section),三個班級+4人HQ為一個「排」級單位(Platoon)。 英國排級編制 英國步兵排編裝 為區分體制不同,本文中IC統稱班指揮,而2IC則統稱預備指揮(因為該員通常為預備軍官);由於編制與美軍、國軍有些差異,建議各位依據自身環境因地制宜。 ---本文開始--- 任何巡邏班在戰場上進行移動時,所成員皆需嚴守隊形紀律並隨時評估當下戰術情境。 雖然多數情況下,班指揮(IC)擁有決定使用隊形的權利,但隊伍中所有的成員還是必須知道隊形選擇背後的邏輯,以及他們在隊形的職責是什麼。 班指揮選擇適合的巡邏隊形時,需要考慮許多因素: 1. 選擇足以有效控制隊伍的隊形 必須確保訊息可以在所選隊形中有效的由前至後傳遞,並能在遭遇攻擊威脅時作出有效的反應;因此為確保隊形控制,班指揮的位置通常會處於巡邏隊伍前方位置(但非尖兵),預備指揮將靠近隊伍的後半部,以確保對後方的控制。 2. 隊伍控制取決於組織規模 班級巡邏隊所使用的隊形並不能適用於排級單位,一個排級指揮官可依照自己轄下各班狀況,設定不同的編隊形式,以讓各班可以充分利用動線上的環境要素。 3. 選擇能充分利用地形的隊形 例如穿越開闊的田野會使巡邏班暴露於危險之中,但行進速度將會很快;穿過森林雖然藉由林地提供了掩蔽與保護,但行進速度可能要慢上許多。 4. 選擇地形能掩護隊伍的行進路線 任務中可能會有與敵人意外接觸的狀況,預判這點選擇適合的地形和隊形前進,將有助於確保未來的戰術成功。 5. 選擇能為隊伍提供隱蔽的隊形 隱蔽的隊形能讓巡邏班遠離可能的敵方陣地,將減少提早被發現的機會。 根據地形的不同,巡邏隊伍可能會根據可用的地形、掩護、敵情以及編隊中每個單位負責的任務進行隊形的改變。 例如在排級隊伍中,火力班的隊形與路線地形選擇會希望可覆蓋最大的區域面積,以便對可能的敵人陣地輸出最大的火力效度,而預備隊的部分則需要